现在“中国式……”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中国现象的解释词,不看红绿灯就过马路被称为“中国式过马路”,在公共场合随地吐痰被称为“中国式吐痰”,一起打拼的中国企业家被称为“中国式合伙人”。
其实这些对“中国式……”的调侃,确实有那么一点道理。因为在一个社会内,无论是诸如过马路、吐痰这样的日常行为,还是如经商的惯有模式,抑或者大到质量体制,都离不开这个社会所共有的文化特性。最近有部热映的电影,叫做《中国合伙人》。本来合伙是源于西方的概念,是说几个人仅基于工作关系而非情感关系进行合作。而中国的情况恰恰相反,中国人往往是从最亲密的关系开始做生意(比如夫妻档、兄弟档),然而这样基于情感关系的“中国式合伙”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走向“拆伙”。这种“中国式合伙”的开端与结束,在中国是普遍现象:比如俞敏洪与徐小平、王强,史玉柱跟老婆,柳传志和早年挚友倪光南。这样 “中国式……”模式,恰恰就与中国的熟人经济有关。在熟人经济里,诚信大多基于亲疏远近来判断,利益很多时候与人情纠葛在一起。很多人认为,从“中国式合伙”走向“中国式拆伙”一定是利益分配机制没设计好,在钱的问题上“扯皮”了才会撕破脸。实际上,正是由于在“合伙”里参杂了情感因素,害怕批评或经受不住批评因为意见不合而散伙。并不是合伙制度本身不科学,而是在按这个显性规则办事时,还有个隐形规则主导着大家的行为,那就是文化。
说到熟人经济不讲诚信,很多人会想到现在我们中国最大的网络交易平台——淘宝,淘宝的诚信评价体系让每个在淘宝上买东西的人都能进行评价,质量好的产品其评价较高,质量差的产品其评价自然也会相应较低,所有购买者的评价就会形成这个卖家的整体得分,让后来的购买者参考,这不就是在陌生的网络交易中,克服了熟人经济的障碍,建立了中国网络交易上独特的质量诚信体系吗?其实,上面说的只是网络诚信打分这样一个质量机制的理想状况,并不是说这个机制本身运行情况就如此。相信每个网购者都会遇到一种情况:如果你在淘宝上对卖家差评(也就是对该产品的质量评价为差),很大的可能性会接到卖家的电话让你修改评价,这样的沟通可能是请求式的,可能是利诱式的,也有可能是暴力威胁的。甚至还有媒体曾报道,有的网购者对卖家差评后收到卖家寄来的垃圾、寿衣这样的威胁。于是本来是个消费者对质量进行公正评价的平台,就成了一个用金钱、暴力换好评的虚假质量评价机制。这样的机制不免俗套,还是落入了“中国式文化”的圈套里。对消费者隐私的尊重,对质量评价的虚心接受,对卓越品质的追求,中国在整个文化气候上与西方还是差距较大,所以我们中国的质量评价机制才万万不可“拿来主义”,需要设计的与其他国家不一样一些,比如一旦差评则不可更改,或者说卖家无从得知差评的来源等等。
说中国与其他国家制度差异来自文化差异很多人比较服气,但说到很多与我们同属中华文化圈的地区与“中国式”也有差异,很多人就不理解了。但实际上,即使同属中华文化圈的香港,因为不同的历史与制度的变迁,已经形成了和我们有些不一样的文化。举个最近讨论的最热烈的例子,那就是香港廉政公署专员汤显明在内地公干十次共行贿内地官员一万七千港币,这条新闻在香港掀起了轩然大波。然而在内地大家的反映却稍显平静。这与行贿本身在两岸是否定罪这一法律本身有关系,也与两种文化对于行贿的认知不同有关系。当然并不是因为内地人更加富裕所以觉得行贿金额小而不在意(从两地GDP一比较即知),而是两地对行贿是否是必要的社会交易成本本身的看法不一样。经过上世纪八十年代腐败阵痛和反腐对经济腾飞获益后的香港,文化中最突出的特点是强调公正透明,所以即使行贿对象不在本地,只要是超过了法定限度(香港规定是金额超过100港币即算行贿)即是不可容忍,尤其是身在廉政公署的官员知法犯法更是民意难容。然而在内地,行贿的背后文化生态则完全不一样,可能这位香港官员的行贿行为不仅是社会默认的“潜规则”,而且对比其他行贿者可能在金额上也是小巫见大巫。姑且不占在道德的高低评判这两种行贿文化的对错,因为我们自己本身的看法就是文化中的一部分,而是从这两种文化去理解对同一新闻的读者反映以及文化背后的制度设计差别,我们应该可以更加理解文化在制度中的“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从根本意义上来说,制度不是单纯是制度机制本身,而更是一种宗教信仰。心有戚戚焉,则不用强制推行、紧锣密鼓宣传也能执行。“中国式质量”要提升,其实不是靠政府明察暗访盯住每家企业,而是每个企业家心中有质量,有做好质量的这样的信仰。这样的信仰、文化并不是对外宣传从今开始信“质量教”,更不是钻制度的空子,或者做表面功夫,而是生产质量的每一个环节,从管理者到流水线工人,都是始终如一的被做好质量的使命感驱使着。这样的信仰,在中国传统的手工匠人身上存在,我相信在现在的中国企业家身上也会有。
电影《中国合伙人》的英文译名叫做“American dreams in China”,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我想无论是“同一个梦想”还是“多元梦想”,是不会出现在中国实现的美国梦的,当然也没有在美国实现的中国梦。身处在哪,梦就在哪。“中国式……”,永远都在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