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认有限,是理性的开始
发布时间:2014-09-15     字号: [小] [中] [大]
    但凡在中国和境外其他地区待过,就会深深感受到一个巨大差异:那就是在中国要办一件事的成本实在太高了。无论是获得一张驾照,还是买一瓶放心又高品质的牛奶,大家一开始要花费大量的信息搜索成本,确定大致目标后,往往还难以验证自己的选择与自己搜索的信息是否符合。在这种情况下,大家不仅活得很累,而且怨气很大,怨企业没有诚信,怨政府不作为。
    企业和政府其实也很冤屈。
    企业明明是按照政府规定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进行的生产、采购、销售的,无不违法。为了获得更高销量,企业在政府规定的基础上,根据消费者需求,生产较高品质的产品。并把这些鲜明特色优势,印在包装上或写进宣传语里。
    政府也可谓尽了最大努力。除了每年花费大量经费,组织全国各行业专家制定一系列政府标准。而且设立各级检测机构,对监督抽查的样品进行检测,希望以此提高标准的执行效率。而且随着消费者对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不断修改更新标准。
    既然企业和政府这么很努力,消费者认可吗?
    答案是否定的。今年夏天,在和不同年龄段、职业的消费者一对一的访谈过程中,我发现,中国的消费者现在也很苦恼。要选择更高品质的商品,但难以找到值得信任的依据。几乎我采访的所有消费者都告诉我,自己选择买什么根本没法依据标准,主要是靠品牌以及亲朋好友的推荐。其中一位普通消费者一句话,清醒地概况了消费者的困境:“什么是高标准的产品?现在中国都是按政府的标准生产,不存在高标准的产品。”
    这种困境,不仅发生在消费时,而且也发生在出现质量问题要维权时。没有反映消费者所购买的产品的真实状况的明确标识,消费者无法依据此维权。这也是为何中国消费者维权如此之难,如此少人愿意维权的原因所在。
    企业、政府、消费者三者之所以陷在这种困局中,是因为缺乏好的制度安排。现有的制度安排下,消费者追求更高品质的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
    政府现在的做法是提高政府标准,但同时面临的是由于经济效率不高,导致标准难以执行。比如按照《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资格条件》和《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练场技术要求》两项标准,小型车辆驾驶员培训按照规模分为一、二、三级,规模最小的三级驾校教练场地面积最低都要求达到1万平方米,单车道总长度最低要达到1公里,教练车至少要达到20台。这两项在今年年底前需要执行的标准,对于绝大多数驾校而言,需要投入大量资本进行场地设施的提升。同时,各地根据物价局的最高限价,学车费用不得超过一定金额。在这两方面作用下,滋生了更大的“隐性收费”空间,无论是标准还是政策的实际执行效果可想而知。
    我们可以看到,由政府来追求“更高、更快、更强”是难以实现的,而且有悖社会公平。然而,企业追求创造更高品质,但没有一定依据,又会陷入不诚信和虚假宣传的陷阱之中。所以,改变政府监管“追求无限”的目标,由企业根据消费者需求创造高于政府标准的产品服务,同时通过易于识别的标识,以及第三方机构可靠的认证,实现政府、企业、消费者三者的共赢。
    政府在监管上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对基本通用的领域进行规范。除此之外的领域,交给市场。由企业去考虑需要多少成本,追求的高品质是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承认在一定时间限制内,追求更好的空间是受到现实条件的局限的,才会为消费者创造安全、满意又愿意支付价格的产品,从而形成一个好的市场秩序。
    承认事物的局限性,一定程度地向现实条件妥协,这说起来好像很丧气,但这才是理性的开始,走向更好的起点。

凡本网编辑上传的文章内容(注明转载文章除外),均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需转发本网文章,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关闭
网站访问总量: 363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