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的时候,武汉市政府在国际博览中心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国际大健康博览会”,吸引了国内外2000多家大健康领域不同类型的企业来参展,体现了武汉市在生物、健康领域发展的积淀和决心,也充分展示了大健康领域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一直以来自己都还算健康,所以以往对于医疗、健康产业的了解也仅限于药品和传统的医疗器械,主要都是生病之后与治疗相关的一些产品。此次从博览会展示的产品和医疗服务来看,现代大健康领域的研发和创新,已经明显开始从针对那15%生病的人群,开始大量关注余下85%健康人群的服务、健康管理以及早期疾病的发现与防治。前两年在美国看到的医疗价格让人不寒而栗,一次医生的普通面诊价格是一小时250美元,一个小病的初步诊断和治疗的账单金额达到近2万美元,朋友一个腿上的小手术账单达到了4万多美元,而这样一个类似的手术在国内可能花不了2万元人民币。也许是因为看病太贵,所以美国人对于健身、预防特别在意,不管多冷的天都有满大街的人在跑步锻炼身体,甚至由国家强制性的要求每个人都必须要采取居家的健康管理和预防措施,否则无法获得正常的医疗保险价格。也许美国的现在就是我们未来社会的样子,现在社会各界都在呼吁增加医生的收入,加之低端劳动力成本也在快速上升,那么未来医疗费用的快速增长是显而易见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对疾病的早发现和早治疗。因此,有大量的企业投入到体检、医学检测、筛查领域,以及各种家用数字化检测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当中,被动治疗向主动预防的转变,可以看到是一块非常大的增量市场。
另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越来越多的企业投入到人工智能辅助的医疗诊断开发当中。以往的诊断大多以血液检测和各种方式的照影和扫描,得出的结果由医生的肉眼观测来进行判断。虽然检测的理论和设备都在不断的优化,但是仪器本身的缺陷和医生的经验都有可能影响诊断的准确性,因此有比较高的误诊概率。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之下,医生能够在智能影像的辅助之下看到立体的病灶投影,能够通过可穿戴、植入式设备获取的数据预测疾病的发生,还能够通过人工智能汇集的大量病例数据和处方来辅助诊断,而不仅仅是依赖个人曾经的经验和判断,这对于大幅降低误诊率、提高诊疗效果能够起到非常好的辅助效果。当然,这些技术的发展还处在初期的探索阶段,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对于疾病的防治能够有很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