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经常看到科技新闻里提到一些知名的互联网IT企业出现了经营危机。曾经依靠大规模补贴用户和司机并成功挤走了UBER的滴滴出行,在上一个财年的报告中出现了109亿元的巨额亏损,计划裁员2000人并调整多项业务布局;京东在经历了连年的扩张与亏损之后,计划在下一年裁员10%的VP级的高管;摩拜在资本推动下的快速扩张之后,前些日子无法再独自支撑下去被美团收购;而ofo小黄车,则是留下了满大街残缺的自行车和几十亿无法偿还的用户押金……除了这些非常知名的互联网企业业绩不佳,近两年在海外上市的30多家互联网企业,也有70%以上是亏损的状态,而非上市的企业则更是普遍的出现裁员和降薪的现象。
曾经那么火热的互联网、互联网+,似乎很快的就这么冷了下来。我想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互联网用户、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的增长趋于平缓。根据日前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8.29亿,全年新增网民5653万,互联网普及率达59.6%,较去年提升3.8%。其中,手机网民规模8.17亿,全年新增手机网民6433万,使用比例为98.6%。我国13.9亿的总人口除去1.5亿60岁以上的互联网非活跃付费用户,以及2.5亿15周岁以下的婴幼儿和青少年,互联网用户能够在短期内快速增长的空间已经非常小了。记得前几年支付宝和微信为了快速扩大用户基础,利用春节期间抢红包的机会,一个春节黄金周的机会就能增长几个亿的用户。然而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虽然百度、拼多多、抖音费尽心思的投入广告,但已经很难带来大规模的用户增长了,但对于互联网企业而言,没有稳定的大规模用户基础就意味着很难维持业绩。其次就是投资的减少。根据2019年1月的财新新经济指数进一步的下降到了28.8,而导致下降的主要原因就是资本投入的回落。互联网产品和服务(特别是面向消费端的)吸引用户的方法,多半都是开始通过大量的补贴和优惠吸引用户和培养消费习惯与粘性,如果之前连续多年资本的投入看不到回报的预期,那么投资人也很难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继续阔绰的投资下去。就我自己的感觉,近年来互联网消费的环境已经比十多年前好了很多,消费者不再是以前“互联网就应该免费”的观念,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且乐意为互联网产品和服务付费。但是,现有的互联网产品和服务在同类型的产品中,普遍差异化很小,一旦有一个创业者开发出了一种服务模式,马上就会有大量同类的服务商涌入市场,并通过前几轮融资的资金来试图“烧”出一个自己的用户基础。低价竞争并不能真正留住客户,毕竟下载一个这类app对于用户而言是零成本,一旦价格补贴消失,用户马上会转向下一个提供补贴的服务商。因此,互联网企业需要开发出真正抓住用户需求痛点,并且具有较高门槛难以被竞争对手轻易复制的产品和服务,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稳定的用户和持续的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