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补贴对制造业的影响(七)
发布时间:2018-12-30     字号: [小] [中] [大]

    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创新的基础,也是保持企业绩效长期可持续增长的关键。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是其影响企业绩效的中介机制,将对企业绩效有更长期的影响。企业有两种提升其创新能力的路径,一是投资于先进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通过设备的技术溢出来带动创新能力的提升;二是投资于人力资本,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提升长期的创新能力。进口中间投入和多样性效应可能有助于促进企业的研发和创新(Feenstra,1994; Broda和Weinstein,2006; Goldberg等,2010)。由于进口中间产品可能包含更先进的技术,因此用开放经济中的技术溢出效应替代进口中间产品的国内投入可以带来更大的产出(Krugman,1979)。如果企业利用进口中间产品,由于这种溢出效应,他们可以节省自己的研发支出。通过吸收和企业的模仿行为,进口中间产品品种的增加有助于提高最终产品的生产力和创新能力(Grossman and Helpman,1991)。
    吸收、模仿、甚至企业的二次创新都取决于企业的人力资本存量。技术水平和吸收能力之间的巨大差距会阻碍创新活动并导致创新失败(Mao,2010)。因此,企业人力资本是企业核心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与企业创新行为密切相关。人力资本越高的企业,越倾向于进行创新(张杰等,2011),研发投资与人力资本积累之间的互补关系已经在许多研究中得到验证(Grossman,2007)。通过政府公共财政直接或间接的投入提高人力资本,可以实现企业更高的创新绩效和创新能力(Agénorand Neanidis,2015)。如果一家企业的潜在创新能力仅受预算约束,那么政府补贴能够使企业拥有更多的资本储备用于积累人力资本。然而,有研究证据表明,被补贴企业不会使用这些资金来改善其人力资本状况或研发支出(Wallsten,2000),反而容易因为补贴申请流程效率低下、未能提供对获得资助的企业的竞争性筛选,或者申请成本相当低等原因,造成对企业的过度补贴,而并不能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凡本网编辑上传的文章内容(注明转载文章除外),均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需转发本网文章,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关闭
网站访问总量: 363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