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仅占一个国家复杂社会经济结构的一部分,自由贸易、比较优势和资源有效配置的经济背景,不仅仅涉及放松对市场的管制和消除贸易壁垒。如果不关注发生这些决定的国家政治背景,这些经济隐喻似乎也不足以捕捉全球市场所发生的巨大变化。Hudec(1990)观察到,只有在假设资源分配应根据构成市场需求的消费者的愿望进行时,市场才能产生更好的配置资源。然而在市场经济中,特别是在像中国这样不够成熟的市场经济体中(Haley,2007),许多经济参与者做出配置和分配决策,表面上是为了经济,但也可能是出于政治、道德或社会原因。因此,非常有必要对我国政府补贴的政策背景进行分析。
在审视中国20世纪80年代开放的计划经济体制时,Nee(1989)认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改变了社会分层,侵蚀了行政精英的相对权力,从再分配到市场协调的过渡使权力和特权的来源转移到直接生产者而不是再分配者(即干部)。Nee(1989,1996)提出了改变计划经济的三个过程:市场力量,市场激励和市场机会。他假设市场偏爱人而不是政治资本,直接生产而不是再分配,利用1985年在福建进行的一项调查数据,提出了一个关于市场和个人层面激励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的明确理论,并且隐含地提到了中国经济改革的轨迹:市场会削弱国家的权力,个人在市场上的自由交换将从根本上改变中国。随着中国政府进行改革,中西方的发展将趋同:市场将塑造两类社会的人力资本、政府地位和地域发展。
市场转型理论假设中国政府的目标是建立一个以私人产权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但政治障碍阻碍了政府改革,并逐渐产生了生产补贴。对于短期的政治权宜之计而言,中国政策制定者选择了实现市场经济的次佳选择,包括半国有企业,补贴某些行业,引进外国竞争和鼓励创业等。然而自1996年以来,我国私人与政府消费的比率一直在下降而不是上升,表明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在不断加强。
我国的政治体系由分散的组织集合组成,这些组织集合往往追求自己的利益(Fligstein,1996;Shih,2008)。各省一直享有中央政府给予的强大的自治传统(Haley,Haley and Tan,2004),在此背景下,Nee(1998)阐述了正式(合同、产权、法律)和非正式(规范、网络)约束共同塑造了中国的组织和经济环境。当中心的正式规则与强大的省级偏好相矛盾时,正式规则中的非正式规范和实践活动就会脱钩,使组织能够维持标准化、合法化、正式结构的同时,其活动因实际情况和日常业务而相应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