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宁波镇海因PX化工项目发生群体性事件,最后已经投入64亿的工程匆匆下马。事件本身并不稀奇,在2007年的厦门,2011年的大连都发生过类似事件,只不过事件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其结果都是一样,在社会巨大的压力下政府出面将项目中止。这些事件所带来的社会思考是多方面的,但作为一个研究质量的工作者,我非常关注这一系列事件背后的经济发展质量问题。
历次群体事件中的主要对象是化工项目,那么为什么人们对化工项目如此反感呢?我们知道石油一个国家的血液,而围绕着石油展开的一系列化工工业链是一个国家的重要工业基础,新中国建立之初我国一个30万吨的乙稀项目会被当成一个标志性项目。可以说乙稀工程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曾经做出过重大贡献,可是为什么现在到了哪里都不受欢迎呢?我们要注意,政府是非常欢迎的,因为一个PX项目动辄几百亿对于当地GDP的贡献无疑是非常巨大的,对于化工项目反对的主要是当地居民,道理非常简单,就是担心项目上马对生活环境的破坏。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环境,特别是和自身密切相关的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污染环境的工程变得日益敏感。细数历次事件,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反对化工项目上马的群体性事件基本上发生在沿海发达地区:辽宁大连,福建厦门、福建漳州、浙江宁波、江苏启东、海南三亚等,这些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沿地区,其收入已经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人们不愿意牺牲环境来换取GDP的增长,特别是环境质量的关注度在不断提高。更为重要的是,一种关注生活质量的公民意识正在慢慢兴起,这是一个社会发展的正常现象,表明我国有些地区已经步入到注重质量的阶段。
公民环境质量意识的兴起是一件好事情,但是为什么在一次次事件的交锋中却会发生较为激烈的群体性事件呢?虽然地方政府处置事件的方式和效率是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但是更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在于,为什么事件没有在发生之前就得到很好的处置。这突显了我国渐渐兴起的公民环境意识和落后的管理制度之间的矛盾冲突,如果居民能够有合理的宣泄渠道,各方利益在充分地讨论和谈判之中得到体现,这样的事件就可以消失在萌芽之中。每一次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既是对当地政府处置能力的极大考验,在信息高速流动的时代,更是对政府权威和公信力挑战。在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提升,但与市场化相适应的制度建设特别是政府管理能力建议相对滞后。在环境群体性事件中,如果能够对项目的环境后果进行合理的、有公信力的评价,对居民的利益进行合理补偿,在每一个阶段的决策和论证使信息公开化透明化,因势利导,合理疏浚各方不满,这样至少不至于发生如此激烈的事件。但是对于之前的PX项目,从项目引进、规划、征地到最后的下马政府都起着主导作用,对于反对者而言项目的环境后果是一个方面,但更为重要的是在整个项目的建设过程中缺乏利益参与者的充分参与,使得人们对政府决策产生种种猜疑,信息不透明的时候,往往容易导致群体的不理性行为。
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需要大量苛刻的消费者,这是驱动质量提升的根本动力,从目前来看我国的普通百姓至少已经有了初步的觉醒。此外,更为重要的与之适应的制度也要进一步地改变,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尽量减少政府在经济的干预,让普通的居民以及将居民组织起来的社会组织机构能够有充分的参与权。要进一步地发挥市场的作用,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性方式,而市场发挥作用的一个前提就是要使得市场主体能够有公平参与市场的权利,如果居民能以自己的组织参与环境成本的评估与补偿方案的谈判,让其得到市场化的“定价”,最后不管项目是上还是不上,都不会是群体性事件的后果。而在这一过程中,政府是充当协调人的角色,保证这种谈判对各方公平。
我国还远没有完成工业化的任务,经济发展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头等大事,想要完全规避重化工业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在这样一种环境下提升发展的质量是对政府的极大考验。虽然历次事件中,都以项目停建或缓建而告终,但我们不要沉醉于公民的胜利,项目上马下马其中的资源浪费不说,这些成本最后还会落到纳税者头上,更为严重的是,由此造成了企业对于投资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对于当地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是长远的。政府在这样的事件中往往是陷入两难困境。
当然,福祸相依,各地的群体性事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未必是坏事情,如果能够驱动政府对于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视,并加速与之相关的制度建设,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对于未来的发展来说也是一件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