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不仅仅是一个企业获得市场竞争力的微观行为,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为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基础。经济发展的过冷和过热,是每一个国家所不愿意看到的现象。经济的大幅波动会导致大量的资源浪费,甚至社会不稳定的严重后果。因此,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也成为度量经济发展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是,到底怎样才能更好地防止经济的过冷或过热呢?
治理经济过冷和过热的政策手段有很多,但归结起来无外乎需求管理政策和供给管理政策。所谓需求管理政策最早是由凯恩斯提出来的,指在通过扩大总需求的政策来拉动经济增长,使经济走出衰退的困境。需求管理的主要手段有扩大财政支出,增加政府投资,增加公共工程的建设,鼓励消费,减少储蓄;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为应对金融危机,我国在2009年推出的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就是典型的需求管理政策。而供给管理政策强调供给的作用,认为供给决定需求,经济增长最终还是要取决于一个经济供给的能力,要增强供给的能力就要让企业有充分的活力,政府尽可能从经济活动中撤出,通过减税增加私人投资,注重提高经济的生产率,采用稳定的可测的货币增长计划,减少政府支出。上世纪80年代美国“里根政策”就是典型的供给管理的代表。对于这种两种政策的评价,不同人褒贬不一。但就实践经验来看,需求管理政策渐渐失色,而供给管理政策被重新得以重视。
需求管理政策至今也面临的无法解决的重大难题在于“滞胀”问题,即通货膨胀和失业增加同时出现,需求管理政策显得束手无策。对任何一个问题的治理都会导致另一个问题的更加恶化,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短期替代关系不复存在。经济滞胀正是长期依赖政府的需求管理政策所导致的严惩后果,需求管理的背后是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加剧,大量的资源从私人手中转移到政府,其本身是对市场体系的一种破坏,供给学派代表人物费尔德斯坦认为“政府作用的不断扩大,是美国经济绩效减退的主要原因”,政府投资的扩大会导致一系列的结构失衡,如公共消费和私人消费的失衡,投资和消费的失衡,私人经济活动的衰退等,当问题集中爆发时,就表现为经济滞胀。
既然需求管理政策面临全球性难题,政策设计者自然会把眼光投入供给管理政策,即以减税,控制货币供应量,减少政府干预,着眼于供给能力增强为主要政策手段的经济政策。但也有批评者认为在经济衰退时期,供给管理政策,短期内会使得失业率增加,政府支出的减少会导致社会福利的降低从而带来社会问题。批评者的批评不是没有道理,但面对复杂的经济发展事实,这个世界上没有万灵药,供给管理政策着眼的是长期的经济增长,对于滞胀时期的所有短期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里根政府在整个八十年代实行的减税政策对于美国整个九十年代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此外,还有人担心着眼于供给的经济政策有可能会导致生产过剩问题。在此,需要对于供给管理政策的含义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供给管理的理论依据就是“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因此不会存在生产过剩的问题,那么生产过剩又是怎么出现的呢?从微观上讲一种商品过剩了,就是它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从整个社会来说就是有一部分产品没有需求。那么什么样的产品会卖不出去而显得过剩呢?显然是低量的产品,就是产品的“固有属性”不能不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此,供给自动创造需求,其背后是质量发展的思想,供给管理政策对生产的重视并不是认为生产只是在数量上毫无目的的增长,而是要关注质量供给能力的增长,这样所提供的产品就会创造需求。苹果手机能够在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相继爆发的经济严冬期仍能一枝独秀,在短时间内打败对手,在一个非常成熟和饱和的市场中占据行业的至高点,其依靠的就是苹果手机一流的质量。
供给管理强调的是长期管理,强调的是质量的供给能力,更强调的是政府尽可能地退出市场,在一切可以由市场决定的领域主要由市场竞争来决定。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主要依靠低劳动力成本、低环境成本的经济发展方式不可持续。我国目前的出口额占到了全球出口的10.8%,一旦国际经济形势发生变化,会对我国经济造成极大的影响。把外需转移到内需上面来,通过各种政策手段来刺激内需,也仅仅是权宜之计,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提升我国产品的质量竞争力,从供给效率上做好文章,才能保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供给自动创造需求”其背后是一种质量意识,高质量的产品永远是稀缺的,因此应及早地转变经济管理模式,从需求管理转移到供给管理政策方向上来,加速从外延式的数量扩张到内涵式的质量提升的转变,才是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根本出路。一个拥有高质量产品的经济,能够较为稳定地占有市场,政府通过需求管理的手段来干预经济从长期来看是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稳定经济最好的手段就是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而不应该主要依赖于总需求的管理。
因此,注重质量的发展,提升经济发展的总体质量能够增强经济的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稳定经济发展的目标。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这才是稳定经济的长久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