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外对于经济发展质量评价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注重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非经济”因素
自经济学产生以来一直将经济增长的数量和速度放在特别重要的地位,将经济增长的目标落脚于一国“财富”的增长,而财富不可避免地转向于GDP、收入、工业产值等可量化的经济指标。但随着一系列问题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机构开始关注一个国家和社会中的“非经济”因素。联合国发展计划署于1990年提出了人类发展指数HDI评价指标,将一国的发展成果从三个维度来评价:健康、受教育水平、体面的生活。世界银行在2001年的报告中首次鲜明地提出“增长的质量”概念,将经济增长的质量概括为:人类发展、收入增长、环境可持续性等三个方面。经济学家Barro(2002)较为系统而全面地论证了经济增长的数量和质量的关系,其将经济增长的质量定义为预期寿命,生育率,环境状况,收入不平等性,政治制度(包含选举权、法律的执行、腐败),谋杀率,宗教等几个方面。
●对于人的发展的关注
各个国家在实践中提出了不同于传统的数量导向型的经济增长评价,转而提出了多向度的经济发展评价,从对物的关注更多地转向对人的关注。如英国政府提出了国内发展指数,该指数中不仅包含了诸如收入增长等传统经济指标,还包含了医疗、教育、家庭生活、环境破坏等方面的成本。不丹政府在2007年开始提出了国家幸福指数的衡量指标,国民幸福指数包含四大支柱:良好好的政府管理,可持续的社会发展发展,文化保护,环境保护。OECD国家也开始试行优质生活指数(Your Better Life Index)包含住房、收入、工作、社区、教育、公民参与、健康、生活满意度、安全、工作-生活平衡等11个方面的衡量。
●关注可持续发展。
经济增长质量的另一个研究领域是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可持续发展概念在较早就已提出,但早期人们一般将其作为环境领域的一个概念。随着经济增长质量概念的提出以及经济增长过程中对于环境破坏日益严重,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入到经济发展质量的评价中来。在这方面较为权威的是,在2002年4月的世界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峰会是提出来的“绿色 GDP”理论,用该来解释可持续发展,把它化解为5个指标:①单位GDP的排污量;②单位GDP的能耗量;③单位GDP的水耗量④单位GDP投入教育的比例;⑤人均创造GDP的数值。此外,各种经济增长质量指数的设定中都或多或少地包含了可持续性的内容。当然,可持续性在经济增长质量的研究中并不全是环境的可持续性,还有各类经济可持续性的指标,如经济的结构、增长的稳定性等。
●将增长质量定义为包容性增长。
有些学者提出发展的质量应体现对穷人的关注。1990年,世界银行提出了普惠式增长(broad-based growth)概念,强调经济增长应该吸纳并惠及社会基层民众。1999年,亚洲开发银行提出亲贫增长(Pro-poor growth)概念:能创造就业机会,有助于增加穷人收入、缓解不平等状况的经济增长即为亲贫式增长。2007年,亚洲开发银行、Ali和Son(2007a,2007b)、Ali 和Zhuang(2007)等人几乎同时提出了包容性增长(Inclusive growth)概念。这一概念比较接近多元亲贫增长概念,它强调改善健康、教育和基础设施方面的基本服务,为帮助生活福利条件比较差的人群参与经济活动的增长模式。这些评价体系都共同地关注经济发展的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分配的公平性。
●我国经济发展质量的研究
我国在本世纪初也兴起了经济增长质量研究的热潮,其主要集中于经济增长质量指数的构造以及对我国的实证研究。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有:任保平(2012)在《以质量看待增长》一书首次较为全面地提出了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体系,主要包含经济增长的结构、稳定性、福利变化与成果分配、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代价等四个大的方面。赵英才,张纯洪(2006)、马建新,申世军(2007)、钞小静(2009)等也分别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同时我国的广东、深圳等省市都尝试建立起相关的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数。
●主要的不足
现在的国内外关于经济发展质量的研究虽然从不同侧面提出了评价的维度,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人的关注,但目前的评价体系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① 现有的评价体系仍主要集中于对“物”的评价,不管是经济发展的结构、协调性、稳定性等都缺乏对人的直接的关注,而经济发展的目标从根本上都是落实到满足人的发展需求;
② 现有的成果特别是国内的研究较多地集中于第二手资料的研究,从而使得指标选择受限于现有的数据获得性,但以人为本的质量评价又客观上要求有更多地对于人的发展的评价,需要新的第一手资料;
③ 已有的评价体系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主观的选择,从而是“不可验证”的,无从知道经济发展质量评价体系的“好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