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监管需要“卧底”
发布时间:2013-06-18     字号: [小] [中] [大]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最近武汉网友曝光了“双面城管”——白天为城管,晚上为地摊小贩。本以为这又将是一个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违规行为的爆炸性新闻,而官方在新闻发布会上的解释却让人有点大跌眼镜——该“双面城管”实为工作人员在小摊贩中的“卧底”,而官方的说法是“体验式”执法,通过对这些违规经营的小贩的了解来更好地进行执法。各种猜测、各种讨论还在进行,但是作为一种新鲜事物除了引起我们的围观之外,也应该更多的思考。
    这种“体验式执法”不管是作秀也好,是真实进行某种制度创新也罢,我认为可以先这种讨论放在一边,而就这一作法本身来说是一种新的监管方法创新的尝试。城管与小摊贩的斗争似乎永远无休无止,“道高一尺”之后总是会“魔高一丈”,作为一个普通的公民对此也深有感受。在本人居住的学校家属区内,有一些随意搭建的简易房,有水果摊和快餐馆,虽然是违规违章经营,但是对于居住在附近的学生和老师非常方便,生意很是火爆。最近学校下大力所把所有的路边摊进行了清理,存在多年的小摊贩几乎一夜之间就消失了,校园一下子也变得干净了。但是这些小摊贩仍然顽强地生存着,在一个较旧的居民楼里,仍然可以看到每天晚上有人把水果摆在路边吆喝叫卖,生意依然火爆,若不是一个长期住在这里的居民,在白天根本无法感觉到他们的存在。这其实就是监管的一个基本问题——信息不对称,学校下再大的力气,不可能在每一个角落里24小时地派人来监视。因此,与庞杂的城市管理一样,监管方所获得的信息与被监管者所知道的信息永远是不对称的。而这种“卧底”的“体验式执法”,伪装成一个小摊贩来体验他们的生存状况,我认为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执法的阻力提升执法的有效性。据同时曝光的城管“卧底日记”,里面详细地记录了小摊贩的进货渠道、一般出摊的时间以及对城管执法人员的看法等,乃至于对这些长期练摊的小摊贩的家长里短都有了解。我想如果不是真正地长期体验,即使是每天在这一区域执法的人员也很难获得这些信息,而这些信息运用到城市管理中无疑是非常有价值的。同时这些“换位思考”的做法,对于减少执法过程中的冲突都是非常有益的。
    由此及彼,我认为质量的监管更加需要这种卧底的做法,质量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信息的不对称,其不对称性和程度比城管所面对的小摊贩不知要复杂多少倍,但让人感到担忧的是,我们的质量监督中却对于这种“卧底式”或“体验式”的执法方式缺乏足够的认识,对自己的监管能力过于自信。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各种造假手段不断升级,对质量的辨别越来越成为一个专业的问题,例如对产品成分的测定,对于普通消费者乃至于对一些技术能力较低的专业机构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大的难题。近年来所爆发的重大质量安全事件,如“毒奶粉”事件、“毒胶囊”事件、地沟油事件等,以及国外的“假牛肉”事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就是朝高技术性方向发展。此外,极为分散的农村或城郊结合部的小作坊,非常隐蔽,监管力量根本难以覆盖。不管是技术性还是生产的隐蔽性,都构成了质量安全信息不对称性。但是面对这种极为复杂的质量信息,只要能够在生产过程中发现,问题就变得十分简单,只要有人发现违规生产就可以认定其质量的不合格,而不管其生产出来以后成分如何,实际上就是在不合格的质量在其生产的过程中就加以发现,远比产品生产出来以后产生的成本要小,而有效性更高。从已有的曝光质量问题来看,大部分都是这种“卧底”或者内部人员所告发的,以去年的皮革胶囊为例,当地质检机构几乎无法检测出“铬”的含量,但是正是内部人员的曝光,让人们看到了“皮革胶囊”的生产过程,而最终使得“铬”超标胶囊浮出水面。因为他们作为内部人在产品生产的现场,能够掌握监管者所不了解的质量信息,而这些信息一旦曝光就可以成为非常确凿的执法依据。那么我们也可以学习“双面城管”的做法,派驻“卧底”到产品的生产一线吗?从理论上说当然可以,但是质量的监管与城市管理毕竟不一样,质量问题的爆发往往是不确定的,不可能有如此之多的“卧底”进入到每一个产品的生产一线,这也告诉我们由质监部门向工厂派驻“驻厂代表”是不合适的。我们的监管部门应把目光更地转向社会力量——普通消费者、一线的工人以及职业打假人等,鼓励所有人参与到质量违法的举报中来,让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卧底”。只有实实在在看到产品生产的现场,才是最真实可靠的质量信息,在技术扩散速度与日俱增的时代,我们永远不要相信,检测的技术手段会比造假者的技术要先进,而只要非法生产的过程公之于众,再复杂的造假技术也难以骗过一个普通消费者的眼睛。
    让更多的“卧底”进入到产品的生产过程,是增加质量监管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当然需要制度设计,更需要改革的勇气。

 

凡本网编辑上传的文章内容(注明转载文章除外),均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需转发本网文章,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关闭
网站访问总量: 3629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