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与“利益”的博弈(6)
发布时间:2012-07-02     字号: [小] [中] [大]
不久前,一位高中同学途径武汉,为尽地主之谊,本想请他吃饭,但他是一位虔诚的穆斯林,而我又是一位天生对牛羊肉反应强烈的人,最终改为请他喝一杯清茶。闲聊中,与他聊起食品安全的问题,他说目前现在食品安全问题突出,有部分原因是民众缺乏基本的信仰与过渡的追求经济利益造成的。我觉得他的话有一定的道理,因为至今为止所报道的所有食品安全事件中,没有一起事件是关于“清真”食品的报道。对于穆斯林来说食品中添加有害物质,相当于投毒,在他们的教义中是会受到真主的惩戒的。虽然信仰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是信仰有时候的确会使“道德”在“利益”面前变得不是那么脆弱。但在信仰缺失与道德底线不断被突破下,我们应做些什么呢?
“从欧洲退货回来的火腿,已经长了白色霉菌,公司把它切碎,填入香肠;商店仓库存放过久已经变味的牛油,公司把它回收,重新融化。经过去味工序,又返回顾客餐桌;在香肠车间,为制服成群结队的老鼠,到处摆放着有毒面包所做的诱饵,毒死的老鼠和生肉被一起掺进绞肉机。工人在一个水槽里搓洗油污的双手,然后这些水再用来配置调料加到香肠里去,人们早已经习惯在生肉上走来走去,甚至习惯在上面吐痰。”
请注意,这并不是在讲中国的某家企业,而是一个世纪前的美国。上段文字来自于,1906年,作家厄普顿.辛克莱根据其在芝加哥一家肉食加工厂的生活体验写成了纪实小说《丛林》(又译《屠场》)。这本书被时任美国第26任总统的西奥多·罗斯福看到,他震惊书中描写的场景。“President Theodore Roosevelt read the book and reportedly threw this breakfast sausage out the window。”(他大叫一声,跳了起来,把口中尚未嚼完的食物吐出来,又把盘中剩下的一截香肠用力抛出窗外),由于这一事件推动了美国《纯净食品与药品法》颁布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建立,并将诚信建立与公民质量意识教育作为重要的内容予以建设。
比较一下当下的中国社会,与一个世纪前的美国,多少有几分相似?整个社会都在追求利益,物欲横流,诚信缺失,监管失效,身处其中的个体逐利便会愈不择手段,结果是“劣币驱逐良币”:安分守己做良心生意的利润远不如坑蒙拐骗以次充好的,不久便被市场淘汰,这样,笑到最后的总是最昧良心的。
因此我想,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形势严峻的主要原因或者说可行的解决办法,应该是意识与制度:公众的危机意识与食品产业的管理制度。首要的应该是消费者质量安全意识教育,当每个消费者因安全意识提高,拒绝不安全食品,那么那些非法生产或不安全食品存在的市场也会逐渐萎缩,而公众的公共利益就自然回到我们身边。

凡本网编辑上传的文章内容(注明转载文章除外),均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需转发本网文章,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关闭
网站访问总量: 3635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