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党和国家的人才总体战略以及清华大学的发展定位,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对拔尖创新人才的迫切需要,2009年,清华大学推出了“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学堂计划”),首批建立清华学堂数学班、物理班、化学班、生命科学班、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和钱学森力学班,并以清华大学标志性建筑之一清华学堂作为专用教学场所,努力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2010年,清华大学被批准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以下简称“拔尖计划”)。
学堂计划的总体目标:遵循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成长的规律,构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特区,激励最优秀学生投身于基础学科研究,努力使受计划支持的学生成长为相关基础科学领域的领军人物并逐步跻身国际一流科学家队伍,为国家培养一批学术思想活跃、国际视野开阔、发展潜力巨大的基础学科领域未来学术领军人才,同时带动学校人才培养的深层次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促进整体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2017年增加世界文学与文化实验班,2019、2021年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增加人工智能方向和量子信息方向,2021年哲学班加入,经济学班2022年秋季开班,学堂计划进一步拓展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学科格局,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学堂各学科间的交叉创新,实现更广泛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引领。其中数学班、物理班、化学班、生命科学班、钱学森力学班、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哲学班和经济学班先后入选教育部“拔尖计划2.0”人才培养基地。
新雅书院是清华大学2014年成立、2016年首次面向全国招生的一所住宿制文理学院(residential liberal arts college)。书院秉承渊博雅正、器识为先、传承创新的办学理念, 以通专融合、学科交叉为导向,探索“文理、古今、中外会通”的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清华风格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为不满足单一学科培养并具有较大综合发展潜力的学生提供优质的文理通识教育和富有弹性的、跨学科的专业教育;培养文理基础雄厚、专业知识扎实、跨学科学习和创新能力突出、在各行各业能够发挥先导作用的创新型卓越人才。
新雅书院文理兼收,通专并举, 学生入学时不分专业,第一年以在书院的“教育特区”里接受优质的小班通识教育为主,一年后根据个人能力和志趣,从容、自主地选择最适合自己、最能发挥自身潜能的专业。
新雅书院以优质的学科生态和丰厚的育人资源为每位具有远大抱负和创新潜质的学生打开理想之门,激励优胜者成就当下、开创未来。
为先书院是清华大学瞄准世界顶尖工科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基于清华大学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多年的成功探索实践,于2022年创办的第一个工科创新人才培养书院。为先书院的名字来自清华大学校歌“器识为先,文艺其从”,充分体现了清华大学“三位一体”培养理念中对“价值塑造”的重视,同时与清华“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高度契合。书院旨在选拔家国情怀坚定、学术志趣浓厚、创新潜力突出的优秀生源,配置优质师资力量和教育资源,深入实施因材施教和落实清华大学“以通识教育为基础,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本科教育定位,创新本科阶段的育人模式,培养理工基础坚实、人文素养优秀、领导力卓越的未来科技领导者。
为先书院的成立,是清华大学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一以贯之的传承与发展,也是清华大学在培养世界一流人才、服务国家战略方面迈出的新的坚实步伐。
致理书院是清华大学为落实国家“强基计划”于2020年成立的五个书院之一。致理书院秉承清华理科传统精神,依托清华理学学科强大的教研资源,承担“强基计划”中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等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
致理书院以“致知穷理”作为书院发展基调,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全球视野的学术和行业领军人才。通过个性化培养方案和导师制,发掘、引导和培养每一位学生的学术兴趣。书院通过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和贯穿本科学习阶段的进阶式学术训练,为有志于探索基础科学领域重大基础性科学问题的同学提供扎实的理科基础、宽厚的知识结构、深厚的人文素养、多学科交叉的潜能和健全人格,助力学生保持对科学的长久好奇心、挑战重大科学难题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致理书院的人才培养思路是 “两个基石,一个提升”,即强化通识基础和专业基础,全面提升学生学术素养和学术品位。致理书院人才培养方案聚焦“强基计划”相关要求,实现宽厚基础课程、精深专业课程、创新科研实践等培养环节的有效融合贯通,在培养过程中夯实基础、拓展通识、强化创新。
未央书院是清华大学为落实国家“强基计划”于2020年成立的五个书院之一,主要负责“强基计划”数理基础科学(含工程衔接方向)专业的理工双学位本科人才培养。
未央书院的目标是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数理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使学生具有全球视野和家国情怀,具备坚实的数理基础、优秀的综合素养、理工结合的思维模式、积极的创新意识和系统优化思维,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工程技术和管理实践有机融合的能力。书院人才培养中着重突出数学、物理学等基础学科在学生未来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并在国家亟需且清华一流的工程专业方向上,发挥清华大学在理科与工科方面的特色和综合优势,聚焦于新能源、新材料、集成电路、能源互联网、基础软件、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新型城镇化、生态环境保护、智能制造、供应链与物流管理、交通运输、卫生医疗和国家安全等国家战略性关键领域,开展对学生在工程衔接方向的志趣引导,积极探索“理+工”双学位的本科育人新方式,规模化培养数理基础扎实、发展潜力深厚、创新能力突出的理工结合的复合型人才。
探微书院作为清华大学为落实教育部“强基计划”于2020年成立的书院之一,承担化学生物学(含工程衔接方向)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探微书院以“厚植基础、增进国力”为己任,发挥清华大学在化学和生物学理科及相关工科的育人传统和科研优势,打造化学生物学及其相衔接领域的教育、科技和产业领军人才。
书院组织化学生物学衔接各专业教学委员会并邀请化学系教学委员会、化生大类教学专家一起对各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构,打造“化生基础”硬核,夯实创新型人才的科学基础;更新专业体系架构和课程内容,反映现代产业发展趋势和前沿动态;充分发挥多学科优势,鼓励低年级学生选修跨专业导论课程以开拓视野,为高年级学生提供模块化课程以满足个性化成长需求。书院还通过多种途径邀请国际杰出学者参与书院教育。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探微书院传承清华大学“培养具有为国家社会服务健全品格之人才”的优良传统,引导学生致力于科学探索、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成为人类文明的卓越贡献者。
行健书院是清华大学为落实国家“强基计划”于2020年成立的五个书院之一,负责理论与应用力学(含工程衔接方向)专业的人才培养。行健书院精心构建培养体系,涵养创新思维,拓展成长空间,“力”助学生行健致远。聚焦智能科技、航空航天、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宽口径、厚基础、广交叉、重创新”领军人才。
行健书院充分发挥清华大学的学科特色和优势,与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钱学森力学班)等其他人才培养计划有效衔接,通过书院制、理+工双学士学位、科教协同以及本研衔接等创新型培养模式,打造清华大学人才培养的“新特区”。
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的工程衔接方向包含:航空航天类、土木水利与海洋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车辆工程等。教学与人才培养突出数学与力学深厚滋养,行健致远。强调“学为中心”,尊重人才成长客观规律,尊重学生学习时间的客观上限,宁愿留白,绝不超载。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在导师指导下,从容学习、个性化学习、精深学习、优化学习和科研训练路径;全方位营造“大鱼前导,小鱼尾随”的师生从游文化,建立更加紧密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人格感召和情感寄托,落实全人教育,服务学生全面成长。
清华大学求真书院于2021年2月成立,聘请菲尔兹奖得主、清华大学数学中心主任丘成桐先生担任院长。书院统筹各方资源,推进落实“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并将“丘成桐数学英才班”纳入书院管理,目标是培养影响中国未来数学及相关学科发展的领军人才。
求真书院充分发挥学术大师育人作用,组成以丘成桐为指导的一流师资团队。数学领军计划采用“‘3+2’+3”本博衔接培养方案,英才计划采用4年制培养模式。书院人才培养坚持由学术大师直接授课,并采用小班化、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强化专业研讨,引导学生开展前沿研究、参与应用项目,旨在培养在数学的理论研究或者实际应用方面富有创新意识、开拓精神和优良综合素质的领军人才。书院在数学领军计划的课程体系中加入“数学科学史”“中国历史”等通识课程,力求让学生不仅精通数学学科,还能够从其他学科汲取到养分,将来成为推动数学学科乃至整个基础学科发展的“通才”。
秀钟书院(以下简称“书院”)是清华大学为响应新时代人才培养新需求,破解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重大命题成立的专注于本科生培养的实体机构。书院以培养全球绿色发展的引领者,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使命,努力发展成为全球顶尖的可持续发展领域人才培养中心和创新高地。
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深植人类命运共同体情怀,深入理解社会与自然的相互关系,掌握解决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资源能源、生态环境、城乡发展和社会经济等重大挑战的跨学科知识、系统思维和创新能力突出的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
打破传统学科专业界限,设置资源能源与气候变化、环境系统与信息技术、可持续城市与生态空间、绿色经济与全球治理等4个多学科深度交叉融通的培养方向,满足培养要求的学生可获得交叉工程专业工学学士学位。学生也可选择传统专业开展学习,获得相应学位。
坚持“面向未来、成长导向、学生主导”的育人理念,着力塑造学生行稳致远、成就未来事业的核心竞争力。注重家国情怀、人类命运共同体情怀、国际视野和天人合一理念的熏陶,重视学生深度思考、自主探索、独立判断和反思迭代习惯的养成,强化逻辑思维、系统思维、设计思维和计算思维训练,塑造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全球胜任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思考能力。
着力打造“学生主导、工管融通、实践探究、全球胜任”培养特色,鼓励学生个性化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秀钟书院取名来自清华大学校歌歌词“水木清华众秀钟”,立意“钟灵毓秀,水木隽永”,蕴含着“汇聚各方资源培养致力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卓越人才”之意。
010-62793001
webmaster@tsinghua.edu.cn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