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与交流

人才培养与交流

学生就业

学校坚持从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开展就业引导。与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开展定向选调合作,2009年以来累计培养输送2200余名选调生,其中一半以上在西部和东北地区工作,近百人扎根在新疆、西藏、青海等艰苦边远地区。聚焦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与中国航发、航天科技、哈电集团、华为公司等近百家企业构建新型合作关系。学校还坚持“扶上马、送一程、关心一生”的理念,不断完善对毕业生的跟踪培养。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毕业生到重点行业和领域就业的比例近十年保持在八成以上,京外签约就业比例连续八年超过五成。

清华大学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2021届全国各地选调生招录信息汇总

学生社会实践

本科生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和乡村振兴工作站

重视实践育人是清华大学的优良办学传统和宝贵精神财富,自1981年常态化组织开展社会实践以来,学校始终本着“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理念,结合国家社会发展进程开展实践工作。

近年来,清华大学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加强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平均每年有超过1000支支队、10000人次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超过90%的学生在本科期间至少参与1次社会实践,平均每名本科生参与2次社会实践,基本实现了社会实践全覆盖。2017年以来,共有约300支支队、3300余人次学生参与海外社会实践,足迹覆盖56个国家和地区。

2020年,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全校共有近 700 支支队、近 6000 人次学生开展了社会实践,恢复至往年同期水平。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为迎接建党100周年和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2021年寒假,校团委通过一系列举措保障寒假学生社会实践安全有序开展,并重点鼓励学生开展“初心一百年”与“清华对话100+10”两大主题实践,将学“四史”教育有机融入实践全过程,引导学生以清华历史、校友经历为生动教材坚定理想信念。

当前,共有84个实践基地与我校签订合作协议,它们来自全国各地的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清华大学还在全国各地建立了“乡村振兴”工作站,目前已与25个站点达成合作协议。2018年1月至今,工作站组织来自全国60余所大专院校的1500余名师生开展站点服务工作,辐射服务10万余名村民;完成调研报告累计达98.5万余字并提交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参考。几年间,工作站团队曾获央视《新闻联播》节目、《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持续报道,并作为典型代表在央视五四晚会上讲述服务脱贫攻坚的故事;以“清华大学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站’建设,引导学生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成长进步”简报形式登上教育部官网;《清华大学首创“乡村振兴工作站”模式 助力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项目入选第五届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2021年2月16日,央视《新闻联播》栏目再次报道了把青春挥洒在祖国田野上的清华学子。

自1998年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组建以来,共有366名志愿者秉持“做有温度的教育,做有力度的公益”这一理念,前往中西部地区接力教育扶贫,截至目前服务时间累计达80万个小时,覆盖人数超过2万人。立足支教地情况,研支团发起“助梦计划”公益项目,入选团中央《脱贫攻坚志愿优秀项目案例集》,并获评全国十二个精选案例之一。2020年,清华研支团青海湟中分队荣获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此外,学校各院系也积极组建实践支队,将社会民生与实践有机结合,并逐步发展为延续多年的实践品牌项目。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于2014年发起“梦之网”公益实践项目,积极响应国家“光伏扶贫”政策,多年来累计组织100余名本科生在四川、新疆、广西三省八地搭建八套逾85kW光伏微电网系统,1000余名师生因此受益。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于2015年发起“I·温度”公益实践项目,多年来先后在湖南、河南、河北等地16所学校搭建太阳能热水器共109台,解决千余名师生的热水洗浴问题。清华大学协和医学院于2014年发起“白衣乡路”公益实践项目,累计服务全国9省15地,开展医疗科普、送药下乡、基层医疗见习等实践活动,致力于了解并改善中国基层医疗情况。

博士生必修环节社会实践基地

实践育人是清华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87年开始,清华大学将社会实践作为必修课程纳入研究生的培养体系,上世纪90年代初,研究生社会实践“课程化”、“基地化”的工作模式就已初具雏形。经过三十余年的实践与探索,清华大学研究生必修社会实践努力贯彻“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针,努力实现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职能的融合,将社会实践与思想教育相结合、与集体建设相结合、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志愿公益相结合、与就业选择相结合,逐步建立起一个系统完善、体制高效、特点鲜明的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体系。多年来,学校共派出近3万名研究生奔赴祖国各地,本着“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宗旨,在上万个单位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技和文化服务工作。同时,依托实践基地特色资源,组织开展红色教育基地走访、“1+1”校地党支部共建、主题宣讲、励志讲座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实现了主题教育与实践工作的同向同行。

清华大学围绕“五个走向”工作理念推进研究生必修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即走向海外、走向国家大工程、走向学科交叉前沿和地方特色产业、走向基层、走向创新创业制高点。研究生通过在基地进行6周的实践锻炼,深入参与大国工程,服务地方企业发展,不断磨砺成长,坚定了去向国家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就业的决心。近年来,清华大学已在近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建立了百个校级博士生必修实践基地,每年出行规模约1600余人。

研究生就业实践基地

“启航计划”就业实践活动于2003 年启动,引导同学们赴重点行业、重点地区和重点单位就业,实践主题紧扣时代脉搏,关注发展动态。为更好地推动就业实践基地的建设,2009 年启动“百千万工程”,即建设上百个实践基地、每年组织上千名学生参加就业实践、影响上万名学生的就业选择,同时注重将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就业选择中,鼓励同学将个人的职业发展和国家战略紧密结合,在实践中感受当代青年的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截止2020年,全校各院系与30个省份的各个企业、党政机关、科研院所等签订了共有127个就业实践基地。“启航计划”研究生就业实践以“立大志、入主流、上大舞台”的价值观为导向,自启动以来17年中共组织2267个支队进行就业实践,累计出行达24640人次,覆盖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帮助研究生充分了解行业前沿信息,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中国智慧”研究生社会实践支队赴企业开展调研实践活动

清华大学初心服务团

清华大学初心服务团是在2019年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而组建的学生组织,秉持“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的核心理念,动员来自不同专业的研究生同学发挥专业所长,服务基层、解决问题。独具特色的“实地调研-在校研究-成果落地”三步循环式实践体系为同学们接触基层、了解基层提供了良好平台。近年来,初心服务团累计派出18支支队160余人次 ,足迹覆盖青海、四川、内蒙古、湖北等9个省市 ,依托在地方建立的“初心服务站”实体办公空间,为福建泉州、安徽金寨、内蒙古乌海等地解决了臭氧污染特征与成因、红色雕塑设计和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等难题。初心服务团紧密围绕地方面临的核心矛盾和需求,前往祖国各地开展实践服务,让研究生同学用科研服务社会、在实践中发挥专长、在奉献中擦亮初心。

初心服务团团员赴内蒙古乌海开展基层治理与文旅融合调研

研究生红色实践基地

为更好推动德才兼备高层次人才培养,丰富思政教育内容和形式,推动思政教育入脑入心,清华大学党委研工部在江西井冈山、陕西延安、河北西柏坡、山东荣成、安徽小岗村、内蒙古土默特等地建立红色实践基地,定期组织研究生骨干赴相关基地开展红色主题实践。实践过程中,精心设计专家授课、现场教学、分组研讨、读书交流等环节,引导研究生将实践中体悟到的家国情怀转化为为党和国家事业奋斗的志向,引导研究生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强化责任担当。红色实践基地成为各院系开展“领雁工程”加强党支书培训的重要载体,也成为研究生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四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课堂”。


  • 010-62793001

  • webmaster@tsinghua.edu.cn

  •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 清华大学

京ICP备15006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53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