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万象更新踏歌行

2023.12.30

    文字

    胡思凡 周襄楠


    图片设计

    李娜


    编审

    刘蔚如

    张歌明  张莉


    栏目统筹

    周襄楠  贺茂藤


岁末已至,敬颂冬绥。2023年,我们又在平凡的日子里度过了不平凡的时光,点滴热爱铸坚守恒长。无数清华人又一次闪耀出了生命中的珍贵时刻,用行胜于言的清华精神证明,人生的真谛就在一点一滴的奋斗里。

夯实信仰之基,凝聚奋进之力。这一年,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在制定实施《清华大学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行动方案》中,在首次举行全校党支部书记、全体党员集中培训中,学校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使命感,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使命担当,持续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初心不忘,薪火相传。这一年,我们纪念清华人心中永远尊敬的老校长蒋南翔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何东昌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双肩挑”政治辅导员制度建立70周年……远去的时光并没有带走前辈留下的精神瑰宝,在他们的精神激励下,我们继续“唯实求是”,我们坚持“又红又专”,为教育强国建设不懈奋斗。

知难而进、众志成城。这一年,全球首座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商运投产,清华核能科学家持续数十年的努力,助力我国在第四代先进核能技术上实现了“从0到1”大批核心关键技术突破。全球首条1.2T超高速下一代互联网主干通路开通,世界最深、最大的极深地下实验室——“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极深地下极低辐射本底前沿物理实验设施”正式投入科学运行……清华力量持续贡献于大国重器。两项成果入选2023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两项成果在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荣获领先科技奖,28项成果荣获2022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牵头获一等奖项目数居所有报奖单位首位,《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叁)》为研究先秦时期的礼制、音乐以及思想再添新的资料……任凭困难重重,仍百折不挠,清华人在科研的道路上一路奋勇向前。

春风化雨,行健不息。这一年,清华时隔18年后再次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秀钟书院、安全科学学院相继成立,物理人才培养“攀登计划”启动,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持续深入,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等一批研究机构成立,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专业学位授权点建设取得新进展,加快培养国家急需领域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奋力开拓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钟灵毓秀,水木隽永。这一年,薛其坤院士成为国际凝聚态物理领域最高奖——巴克利奖的首位中国籍获奖者,李路明、时松海、胡事民、段路明、颜宁、吕俊复6位教师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大气复合污染治理教师团队入选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清华大学持续推进人才强校核心战略深入实施,努力打造世界顶尖人才聚集高地。

厚德载物,携手再攀高峰。清华大学定点帮扶南涧十载,教育、医疗、人才、产业、党建等多个重点帮扶项目成果丰硕;对口支援青海大学、新疆大学持之以恒、务实推进;启动气候变化与碳中和国际合作联合行动,迎来多国元首和重要嘉宾访问,主办第十一届世界和平论坛、第三届拉美大使荟清华、首届清华国际青年对话、第三届世界卫生健康论坛等一系列高水平国际论坛,切实服务国家社会发展和教育对外开放战略实施。

青春飞扬,校园活力依旧。原创话剧《马兰花开》首演十周年之际,首次赴香港、澳门演出,为国庆期间的港澳增添了一抹耀眼而绚丽的色彩;一批学子在杭州亚运会、成都大运会等高水平体育赛事上叱咤风云、取得佳绩;许久不见的图书馆老馆完成四年修缮,为同学们重新开启阅读时光;体育馆北馆崭新落成,清华体育场馆再添新成员;新版校园卡亮相,体现清华人文特色、美观与实用并重。

2024年即将到来,愿我们于万象更新之际,乘风破浪、踏歌而行,乘势而上、勇往直前!

  • 010-62793001

  • webmaster@tsinghua.edu.cn

  •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 清华大学

京ICP备15006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53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