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教学委员会委员彭刚教授:大学是个“变化气质”的地方

2015.11.04

    供稿

    人文学院

     

    创意

    映像设计组

     

    采访&文字

    张铮

     

    图片

    任帅

     

    编审

    赵鑫、尹霞、张歌明、张铮


    设计

    王寅、张颖

     

题记: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为了健全完善学校教学工作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领导,切实推动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清华大学于2015年6月决定设立教学委员会,并制定《清华大学教学委员会章程》。

教学委员会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审议、评议、指导和咨询机构,致力于推动教育教学创新,鼓励教师开展教学学术研究,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教学质量观,促进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教学委员会委员由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丰富教学经验,熟悉教育教学规律,热心教育教学改革,能积极参加教学委员会工作的教师担任。第一届教学委员会分为教学评定、课程培养、创新创业和通识教育四个分委员会,由清华大学校长邱勇担任主任,来自各院系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共29位教师担任委员。

清华映像栏目对第一届教学委员会中的几位老师进行了专访,请他们从自身的角度就当前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教学委员会的职能、未来教学改革的思路和建议等发表了看法,文中的观点仅代表其个人观点。 

谈及教学委员会的成立仪式,人文学院彭刚教授用了“简短、庄重”两个形容词:“教学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培养人才作为第一要务’进一步落到实处。简短的仪式过后,委员们对提请审议的教学事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也提出了很多尖锐的问题,大家以严肃、专业的态度从自身角度提出意见。”

作为从教和主管教学工作多年的教师和教务管理者,彭刚老师首先提出需要正视的清华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其一是人才培养成果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清华吸引了庞大人口基数上的最优秀的年轻人,尽管人才培养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还不能令人满意”;其二,科研导向的教师评价机制对教师在人才培养上的投入激励不足,进而带来的问题是高水平、含金量高的课程数量不足,“关键是要鼓励最优秀的老师给全校学生上课,特别是上通识课”;其三,需要处理好学生学习的自由度、自主性与培养环节的训练量、挑战性的关系,一方面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选择的空间,另一方面又要确保每门课程都实实在在地给学生严格的训练,要有足够的挑战性。

对于清华确立的人才培养的“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目标,彭刚老师深为赞同。他认为,一方面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另一方面,毕业生将来从事的事业与专业学习之间的关系并不见得具有特别确定的关系,因此,“我们应该更加强调能力培养,例如文科学生要着重培养深度的阅读、思考、表达的能力;不必过于追求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因为具备了持续学习的兴趣和能力的学生,自然会补足自己缺乏的部分,但能力必须在具有高度挑战性的课程中去获得。”

作为通识教育分委员会的成员,彭刚老师与物理系朱邦芬院士、工业工程系郑力教授等在教学委员会成立不久就专门组织了针对通识教育的讨论。基于对于哈佛大学等国际一流大学通识课程的调研及自己多年开设通识课程的实践,彭老师不认可常见的“通识教育就是理科生上点文科课程,文科生上点理科课程”的看法;他更乐于强调,“大学是个‘变化气质’的地方,各个专业的学生都要在这里全面提升素质。通识教育的目标是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学生的兴趣点,让他们能够跨越专业的界限,学会了解别的学科最优秀的头脑是如何来提出和思考问题的。”彭老师从“开列阅读书单、跨专业选课、重新设计学术素养课程、本硕贯通共享资源”等角度提出了建议,他说:“教学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讨论,再尽可能取得有关通识教育的目标和实施方案的共识,实现朱邦芬院士所说的‘小步快走’,努力推进通识教育”。

 

  • 010-62793001

  • webmaster@tsinghua.edu.cn

  •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 清华大学

京ICP备15006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53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