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百年历程

2015.10.14

    供稿

    清华附中

    创意

    映像设计组

    文字

    张铮

    图片

    吴璟彤

    编审

    赵鑫、尹霞、张歌明、张铮

    设计

    王寅、张颖

     

题记:在清华大学西校门内,临近“清华园”牌坊约一百米,有一排L型灰砖平房,被称作“丁所”。这排建筑向东南、斜对马路开着一个圆拱形小门,门楣上刻着四个醒目的楷书大字“成志学校”——这就是现在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合称“清华附校”)的前身。“成志学校”创立于1915年秋,由时任清华庶务长的李仲华先生与汪铁英先生共同首创,专为校内教职员子弟而设。本周恰逢清华附校建校百年庆典,清华映像栏目特推出系列专题,专一介绍其百年历程和今时的发展。

与清华附小相同,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的历史也要追溯到1915年的成志学校,不过早期的成志学校只有小学及幼稚园两部分。1939年,南迁的清华与北大、南开三校组成的西南联大成立西南联大附中、附小,奠定清华附中的教育格局。

1946年秋,清华大学由昆明迁回北平清华园内,成志学校也复校招生,并成立初中部。1949年12月初,丁所成为成志学校初中部的校舍,直到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后,成志学校的小学部和初中部分离,成立“清华大学附设中学”,简称“清华附中”,于1952年9月1日正式开学。当时全校只设初中三个年级,生源全部来自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教职员工子弟。

并校后的清华大学附设中学,学生增加到400多人,教职工增加到30多人,校址在清华校园南部普吉院西侧。这一时期的清华附中认真贯彻执行“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劳动者”的教育方针,具有朴实俭约的校风。更为难得的是清华、北大两校的著名教授,如马约翰、华罗庚、李孝芳、段学复、常迵、钱伟长、王力、梁思成、侯仁之等,都曾前来清华附中给师生们做精彩报告。

1959年,教育部批准清华大学正式创办清华大学附属中学,面向全市招生,建校址于清华园北、圆明园东。1960年正式招收初一、高一新生,建在稻田上的清华附中在万邦儒校长带领下起步腾飞。1960-1966年,清华附中坚持“大胆实践,锐意改革”的方针,在“减轻负担,提高质量”的原则指导下以“使学生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为目标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的改革,取得良好效果。这一时期培养的毕业生如刘延东、陈小悦、王保存、杨卫、段永基、史铁生、孙立哲等,都成为各自领域的突出人才。

1978年,清华附中成为“文革后”北京市首批被确定的重点中学。1980年招收“文革后”首批高中三年制学生,最终这一批198名高中毕业生中,考取大学的为194人,重点大学为180人。1984年万邦儒校长总结了当时“少、精、严、活” 的教学特色。

从1980年代开始,清华附中始终不渝地努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如1980年代试办了“高中理科试验班”和“马约翰体育班”,致力培养理科拔尖人才和文体兼修的高水平运动员;2000年以来,清华附中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合作,先后创办了高、初中美术特长班,探索对美术有专长的学生,进行大中学“一条龙”衔接培养;2008年,清华附中国际部成立,探索培养能够立足中国文化、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国际型的人才;2009年,清华附中第一期“学生领袖训练营”举行开营仪式,这是附中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一个新的探索,它将通过专家讲座、课外活动、读书交流、项目设计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创新精神和领袖气质。

回顾清华附中的百年历史,这是一所与清华大学的命运紧密相连的中学,使清华精神在一代代青年人身上传承和发扬。清华附中为祖国的建设和新时期的发展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和行业领袖,4万毕业生也深刻影响了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进程。每一个为祖国的繁荣昌盛、社会的进步发展、人民的幸福安康做出贡献的毕业生,都是清华附中创造的最宝贵的财富,是清华附中的骄傲。

  • 010-62793001

  • webmaster@tsinghua.edu.cn

  •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 清华大学

京ICP备15006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53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