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本文作者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李稻葵教授。他1980年考入清华,成为清华经管学院第一届本科生。1992年获得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后,他在美国、香港等地高校任职,并于2004年受聘清华经管学院,现担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弗里曼讲席教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本文是他以一个清华校友身份撰写的一篇回忆文章,文中他深情地回顾了自己和同学们在清华求学的经历,以及“经零班”这代人如何与这个伟大的时代际会风云。在本文改写过程中,李稻葵教授特别接受映像栏目专访,又向我们解读了这一代人的爱与期待。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第一个秋天,我们31位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的年轻学子,怀着极其兴奋的心情,踏入了清华园。我们是刚刚成立的经济管理工程系(清华经管学院的前身)的第一批本科生,沿用清华传统,我们班的编号是“经零班”,从此我们31位同学自称“精灵”。我们是一群幸运的精灵。入学之时,我们的专业全名是“经济管理数学与计算机应用”,到了毕业专业名称改为“管理信息系统”。现在想来,这可能是清华历史上最长的专业名。
那时的中国,充满着变革的生机。改革、开放、发展是那个时代的主旋律。那时全国只有2%的同龄人能上大学。在校园里,我们如饥似渴地学习,为了晚自习,常常提前吃晚饭,抢自习位子。图书馆灯光好,找参考书方便,能抢到图书馆的自习位子对我们是奢侈品。
那个时代,国家刚刚开放,外面的世界真精彩,激励着我们拼命学外语。我们心里非常清楚,只有学好外语,才能原汁原味地汲取国外一切先进的知识和经验。每天晚上,大家涌向主楼三层拐角处的外语教研室,听一段基础英语的录音。白天走在路上、吃午饭的时候戴着小耳机,听英语教学广播节目。有一次我带的耳机掉在了饭碗里,拎出来,擦一擦接着听,不巧旁边一个外班的女生看到了,她满脸那个古怪的表情我至今难忘。
“精灵”是开放年代的幸运儿。1984年秋,我们毕业前的前一年,国家教委给了清华大学八个名额,参加全国统一考试,根据成绩,推荐出国学习经济学。七位“精灵”外加一位外系同学获得了这难得的机会。此外,其他的“精灵”也纷纷负笈远洋,求学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如今,当年出国的纷纷回到了国内,参与到中国大国崛起的进程中来,有四位精灵先后回到了母校工作。而那些仍在国外工作的精灵,时时与国内的精灵们保持交流,通过各种方式为祖国的发展出谋划策、尽心效力。
2015年,我们毕业三十年,“精灵”们不仅在校庆期间组织一系列活动,还计划在美国举办特别聚会,共叙旧情,畅想未来,全体精灵基本都能参加,在今天纷繁浮躁的社会,能有如此重情的校友群,实属难得。
站在毕业30年的时刻回头去看,让我感受最深的是我们这一代清华人强烈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我们求学的年代正是中国女排的第一个辉煌时期,现在的同学们可能很难想象女排精神对我们的鼓舞,激励我们“疯狂地”攫取知识,强健自身。我们这一代人对国家崛起有着很强的紧迫感、参与感和责任感。另一个角度说,我们又是幸运的,在国家快速发展的伟大时代有机遇参与其中,这也是很多“精灵”、很多我们同时代的清华人回国的原因——我们不仅要做一个见证者,更要做一个建设者。
与现在的清华人相比,我们这一代人是在集体中成长的,时刻提醒自己要融入团体,如果一个人获得了成绩,那么他一定是归功于团体的力量。这也是我对当代清华人的期望,我想说,既要努力寻找自己善于做、喜欢做的事情,又要考虑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只有把个人喜好和祖国需要结合在一起,个人才能获得最大意义的成功。作为一个清华人,这更是我们的使命。清华人,就是要永远走在社会发展潮流的前面、要引领时代的发展,要响应国家、民族、人民的根本需要。
幸运的“精灵”们,感激这个时代,感激母校清华大学,感激培育我们的清华经管。展望未来我们完全有理由期待,三十年后中国的人均收入水平将达到美国的60%甚至更高,经济总规模将高达美国的两到三倍,百姓富足,国家全面迈入现代化强国和富国的行列。这样的美景,不仅值得我们期待,更是激励着我们在在不同的岗位、世界的不同地方、以不同的方式,共同关心祖国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