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当混凝土“美容师 ”的“姚阿甘”

2015.09.29

    供稿

    水利系

    创意

    映像设计组

    文字

    白金蕾、张铮

    图片

    李娜、苏晓丹

    编审

    赵鑫、尹霞、张歌明、张铮

    设计

    王寅、张颖

     

铁路公路、桥梁隧道、水利水电……凡是有混凝土的地方,就要面对养护防护和裂缝修复的难题。来自清华大学水利水电系的博士生姚国友带领团队研发出一种基于纳米技术的混凝土养护修复剂——“佳固士”,既能做新建混凝土的“面膜”,抑制裂缝产生;又能充当已裂缝混凝土的“创可贴”,让混凝土的伤口修复如初。

姚国友对喷涂材料的研发源于一个“意外的”发现。2011年,他跟随导师安雪晖参与一个新型涂料的研发课题,用来解决南方地区供水管线经常被一种淡水贝附着,其分泌物侵蚀水管的混凝土结构的问题。为此,姚国友搜集了市场上所有的防腐蚀材料一一进行实验,一种特殊材料偶然间进入到姚国友的视野之中:虽然它的防贝效果不明显,但是对于混凝土本身强度的提高却有着明显的改善效果。但这种进口的防护材料非常昂贵,每平方米的价格接近100元,这对于动辄上千、上万平方米的混凝土工程来说,是一笔很大的开支。姚国友由此得到启发,如果能破解出这种材料的配方,将其国产化,必定能将成本大大下降,那么它的市场前景不可小觑。

姚国友的解决方案是将材料喷洒在混凝土表面,使其与混凝土中的氢氧化钙发生反应,生成新物质将水汽离开时留下的气泡填满,进而达到修复效果。此外,化学反应生成的硅酸钙,本身又是混凝土的成分之一,不会与原材料发生“排异”,也避免了热胀冷缩等不良反应。他花了整整两年时间去反复试验混凝土修复材料配方。在整个过程中,每次实验,从混凝土的备料、制成,到硬化养护……时间周期长达一个多月。最终的配方实验结果显示,喷洒了涂料的混凝土对水压的承载力是普通混凝土的3.5倍,高于标准规定的2倍,某些性能甚至还要优于国外配方。整体折算后,使用新型修复涂料的综合防护成本,要低于传统的物理防护。

此后,他在导师的支持下注册了“佳固士”品牌,投身这个巨大的混凝土修复市场,面向全国推广他的新型涂料。为了让用户直观了解修复效果,他的团队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积累,总结出喷洒量与混凝土内部气泡变化的对应关系,通过混凝土内部气泡的变化来揭示涂料的修复效果。未来,姚国友还希望开发出一个手机APP,用户可以通过选择修复效果的强度,直接实现对修复材料喷洒量的控制。姚国友对未来信心满满:“我导师总用阿甘来鼓励我,他说阿甘是跑遍美国,那我要喷遍中国的混凝土。”顺义、青海、烟台……“姚阿甘”带着“混凝土美容师”的梦想,正奔赴在喷遍全国混凝土的路上,他期待自己研发的新技术能在建筑养护修复领域一展身手。

本文改编自《“姚阿甘”甘当混凝土“美容师”》(作者牛伟坤,刊载于2015年8月12日《北京晚报》)。

  • 010-62793001

  • webmaster@tsinghua.edu.cn

  •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 清华大学

京ICP备15006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53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