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附校:清华精神一脉传

2015.10.16

    供稿

    清华附小、清华附中

    创意

    映像设计组

    文字

    张铮

    图片

    唐蓓蓓

    编审

    赵鑫、尹霞、张歌明、张铮

    设计

    王寅、张颖

     

题记:在清华大学西校门内,临近“清华园”牌坊约一百米,有一排L型灰砖平房,被称作“丁所”。这排建筑向东南、斜对马路开着一个圆拱形小门,门楣上刻着四个醒目的楷书大字“成志学校”——这就是现在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合称“清华附校”)的前身。“成志学校”创立于1915年秋,由时任清华庶务长的李仲华先生与汪铁英先生共同首创,专为校内教职员子弟而设。本周恰逢清华附校建校百年大会,清华映像栏目特推出系列专题,专一介绍其百年历程和今时的发展。 

百年清华,百年成志。从1915年成志学校成立至今,清华大学附属小学、附属中学已经走过百年历程。这是清华附校与清华大学休戚与共的百年,也是清华附校与中华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的百年。从清华诞生起,就勇于担当起国家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精神在附校的一代代学子、教师的身上传承、发扬,“立人为本,成志于学”的“成志教育”精神历百年而不辍,并在崭新的时代获得新的内涵。

清华附校的发展始终与清华大学密不可分。初创时期的成志学校,就由叶企孙、张子高、冯友兰、马约翰、朱自清、潘光旦等清华大学教授先后担任成志学校校董;华罗庚、钱伟长、梁思成、周培源、丁石孙等著名学者都曾在附校的讲坛上授课或讲座。至今,仍有一批清华大学教授关心和参与清华附校的发展,跟同学们直接交流。更有众多学子,在“清华系”的教育体系中从附小、附中到大学一路接受教育,将“清华”二字深深烙印在心中。

清华附校是与国家、民族命运紧紧相连的学校。无论是战乱频仍的民国时期和抗战时期,还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至改革开放时期,清华附校的教育理念中不变的是“家国情怀、完整人格”。历经磨砺的清华附校,将育人与祖国的需要紧密结合,为国家各行各业输送治国栋梁、兴业英才和行业先锋。

清华附校是为中国教育提供创新思想与实践智慧的学校。清华附小在1940 年代就开设了英语课,1960 年代清华附小首次进行大规模教学探索“五年学制”,1980 年代清华附小率先拥有了计算机教室……2010年开始,清华附小提出构建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1+X课程”,不仅符合而且高于国家标准,同时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清华附中率先尝试MOOC、中国大学先修课程(Chinese Advanced Placement,简称CAP),并通过领袖训练营模式培养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具有国际视野,追求卓越的领袖人才,通过创客空间鼓励学生跨学科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清华附中的金帆民乐团、合唱团、舞蹈团、戏剧社、男女篮、太空探索者协会等学生社团组织,为学生多元发展和兴趣培养提供了空间。

清华附校是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学校。1915年,清华大学第二任校长周诒春即创办了专门接收贫民子弟的、清华附小的兄弟学校——成府小学。2003年,清华大学开通了第一批教育扶贫现代化远程教学站,清华附小随之陆续开展了教育扶贫工作。每年,学校都会邀请一批来自贫困地区的校长、老师,到学校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免费驻校培训;同时,学校每年委派数十名教师,到内蒙、新疆、西藏、广东等20余个省市自治区支教。2014年12月,“清华附小伟新教育扶贫在线学习共同体”启动,由此,每周清华附小都会有五节精品课程,借助清华大学庞大的远程教育扶贫网络,传送到全国3600多个远程教学站。清华附中也在2013年推出“寒门英才培养计划”,每年从全国贫困县招收部分农村户籍品学兼优的初一毕业生,利用寒暑假到清华附中参加集中培训活动活动,平时在原学校通过“中华英才空中课堂”进行学习。此外,清华附中培训中心依托清华附中,充分发挥附中的优势教育资源,有计划分批次地为边远地区的学校进行师资培训。自2007年以来,培训中心共接待培训教师五十多批次,地域覆盖甘肃、广西、云南、四川、陕西、福建等诸多边远地区。

回望百年,我们可以看到一所学校的精神发展史,就是一个民族史。在百年的历程中,始终不变的,始终坚守的,始终传承的,就是“成志”。“成志”,是我们,一直传承的清华育人的历史精神文脉。“选择了清华,就选择了一生的责任。”百年来,“成志教育”的理念在清华附校孕育成熟,开花结果,并将在未来的新路上为中国的教育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 010-62793001

  • webmaster@tsinghua.edu.cn

  •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 清华大学

京ICP备15006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53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