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园里来了预科班

2016.03.15

    供稿

    映像设计组

     

    创意

    映像设计组

     

    采访&文字

    冯婉婷

     

    图片

    任帅

     

    编审

    赵鑫、尹霞、张歌明、张铮

     

    设计

    王寅、张颖

     

预科,一般是指设置在高中和大学之间的,为期一年左右的学习过程。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从高中阶段的学习顺利过渡到高等教育,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方式。2015年3月20日,30名来自全国的高三学生一起踏入清华园,开始了他们的“准大学生活”。他们就是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招收的第一届预科班学生。

这30名同学大多是在全国生物竞赛中获得优异名次,被保送到清华生命学院的应届高三毕业生。预科班的辅导员、生命学院研究生二年级的鲁冰在回忆他们刚入学时的情形说,“他们和本科新生最大的差别,就是他们在参加全国竞赛时打过不少交道,因此在入学前基本就互相认识了,完全不需要‘破冰’这样的环节。”其实鲁冰自己也曾是竞赛优胜者并免试保送进入清华学习的,相似的经历也让他和同学们很快熟识起来。

对预科班的同学来讲,获得免试保送清华的资格意味着不用参加高考,比起其他需要冲刺高考的同学来,他们本来可以有大半年的“悠闲日子”享受。当被问起为什么要参加预科班时,很多同学给出了一样的答案,“想提前来感受一下大学开放自主的生活方式。”除了完成学业,他们把 “准”大学生活过得丰富多彩:张思睿用这几个月看遍了清华园里的一草一木,闲暇时他喜欢骑着自行车在园子里转悠,发现那些不为人知的风景;金戈用这一学期的时间“看遍了各系学生节”;王紫则对预科班同学们的野餐、爬香山之类的班级活动念念不忘。预科班结束后,一个小调查也显示,很多人都有听讲座、看话剧这样的经历,很好地融入了大学自主学习的节奏。

当然,更重要的是学习。预科班通过提前进入实验室学习这样的方式让同学们开始接触一些基础的科研工作,把真正的科研与他们以往的“备考”经历区分开来,也让同学们更深切地感受到严谨的科研训练及其背后蕴藏的艰辛。

因为对大学生活和校园环境的提前熟悉,许多预科班的同学都在与同届新生一起正式入学后,成为了班级的骨干。但正如辅导员鲁冰说,第一届预科班还有各种不足,例如“其中一点不足是进入实验室的同学还不够多”。针对这些问题,生科院还在不断改善有关预科生的政策,摸索针对预科班学生的引导方式和管理尺度。在2015年9月入校的第二届预科生之中,已经悄悄发生了一些改变。这些改变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发挥预科班的作用,让他们更快适应大学生活。

  • 010-62793001

  • webmaster@tsinghua.edu.cn

  •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 清华大学

京ICP备15006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53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