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要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东大要闻 - 正文

【教育思想笔谈】赵越:国际化办学背景下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思考与展望

编辑: 迟美琪 更新日期: 2024-12-17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在国家“健康中国”战略的指引下,医学与生物信息工程学院结合学院的办学实际和学科优势,积极调整人才培养工作方案。围绕国家战略需求,通过国际化办学模式,培养出符合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的拔尖创新人才,是学院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国际化办学与生物医学工程的融合一直是学院人才培养改革的落脚点。生物医学工程作为一个高度跨学科的前沿领域,在全球范围内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通过国际化合作办学,我们可以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研资源,促进学科的跨越式发展。例如,与国际顶尖院校英国邓迪大学开展联合培养项目、学生交换计划和国际科研合作,能够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创新实践机会。通过这种国际化的办学模式,培养出能够在全球舞台上竞争的高端生物医学工程人才。

▲ 东北大学与邓迪大学签署合作协议

▲ 东北大学医工学院2023年赴英国邓迪大学暑期研修项目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服务“健康中国”战略。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人才的培养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学科基础,还需要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学院也应当紧密结合国家“健康中国”战略需求,优化课程设置,突出健康科技创新的培养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健康科技领域的科研项目和社会实践,培养他们在医疗器械、健康管理、疾病预防等方面的创新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融入国际化的案例与前沿技术,进一步提升人才的全球竞争力。

▲ 东北大学和北部战区总医院共建高等医学研究院签约仪式

构建灵活的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机制,顺应科技进步和国家需求的变化。生物医学工程作为一门跨学科领域,其发展与国家战略需求和科技进步密切相关。学院需要建立一个灵活的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机制,随时根据国家战略需求的变化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特别是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学院也应当定期评估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设置,及时引进国际前沿的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新兴领域的课程内容,确保培养的人才能够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破解人才培养中的关键环节。在“抓好入口、强化供给、优化评价”方面,学院还需要进一步创新人才选拔和评价机制。在招生环节,学院应当与学校加强协同,制定有效吸引优质生源的机制,加大对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思维和跨学科背景学生的选拔力度,着眼于发现和培养具有潜在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在教学供给上,学院还需要不断丰富跨学科课程体系,尤其是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鼓励学生跨学科学习和研究,提升创新能力。评价机制也应从传统的知识掌握考核转向对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多维度评价,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

▲ 学院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设计竞赛

国际化办学一直是学院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一条重要路径。通过与生物医学工程的跨学科融合,结合“健康中国”战略需求,学院未来应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化的思考和改革,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健康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要闻推荐
通知公告
媒体东大
东大要闻
学术科研
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