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医科大学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02年,前身为始建于1984年的医学检验系,为全国第二批招收医学检验本科专业单位。40年来,学院坚持以培养医理、医工交叉融合的高层次复合型本科专业人才为主要办学目标,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大力开展研究生教育,办好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打造医教研产用五位一体的学科体系。
学科专业
学院现有医学检验技术、眼视光学和生物信息学等3个四年制本科专业。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级专业改革综合试点、省级特色专业;生物信息学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级高等学校服务产业特色专业建设。拥有全国首批医学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23年调整为医学技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生物信息学专业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22年,医学技术一级学科获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B+成绩,在国内名列前茅。2024年,获批医学技术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138人,拥有博士学位67人。其中教授21人、副教授40人。博士生导师15人,硕士生导师51人。4名教授当选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拥有国家级中青年突出贡献人才1人;闽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闽江学者讲座教授3人;福建省高层次人才B类2人、C类10人;福建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人才1人、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5人、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福建省卫生健康中青年领军人才1人、中青年突出贡献人才1人;客座教授7人。
教学改革
学院始终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任务,大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虚拟教研室获批省级首批高校虚拟教研室。《临床血液学与检验》《临床免疫学与检验》课程获评国家级一流课程,《眼病学》等11门课程获评省级一流课程,《临床血液学与检验》获评首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临床血液及血液检验》《临床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等2门课程获评省级精品课程;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 2项。近三年,学院教师在省级教学竞赛中获特等奖1 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及三等奖4项。
实践教学
学院建有医学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医学检验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生物信息学专业实验教学中心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及省级医学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医学生物信息学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精准医学临床检验技术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研究中心等平台。依托省内16家医院及3家行业企业建立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和基地行业师资的强大力量,提升本科学生专业技能。
科学研究
学院教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在疾病生物标志物的发现、检测及应用,光/声、双光子成像、拉曼光谱等监测及成像技术在眼表和眼底疾病诊治中的应用,应用高通量组学技术和机器学习方法解决复杂疾病的临床问题等领域形成特色。近五年,学院获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国家专利5项。获国家级、省部级以上科研立项104项,发表SCI 论文235篇,出版教材或专著近40部。
合作交流
学院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及知名专家教授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机制。聘请美国新英格兰视光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南大学等多所海内外院校的知名教授为学院客座教授,定期开展交流讲学活动。学院联合新加坡国立大学和新国立苏研院开展生物信息学专业人才3+1+1联合培养项目,还与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博奥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阿吉安(福州)基因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福州汉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福州数据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荻硕贝肯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等建立良好的校-校、校-企交流合作关系。
学生培养
学院重视学生专业及创新能力培养,开展医技“枫”采学术论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教授话成长及志愿服务实践等系列活动,近五年,学生获得创新创业立项国家级6项、省级17项、校级107项、院级41项;获得省级以上专业技能竞赛及“互联网+”等创新创业大赛等奖励近50项;本科生发表SCI论文(含第一作者)13篇。近年来,学院培养的毕业生广受用人单位欢迎,升学率和就业率保持较好水平。
当前,学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三全育人”工作机制,持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为建成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医科大学贡献医技力量,不断满足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