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研究院获批洪堡基金会博士后合作者导师项目
近日,德籍Patrick Blomenkemper博士获批德国洪堡基金会(Alexander von Humboldt Foundation)Feodor Lynen Research Fellowship(费奥多尔•吕南奖学金)项目来华开展博士后研究,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冯卓研究员作为其博士后合作导师,项目执行期为2022年6月到2023年5月。Blomenkemper博士是一名...
近日,德籍Patrick Blomenkemper博士获批德国洪堡基金会(Alexander von Humboldt Foundation)Feodor Lynen Research Fellowship(费奥多尔•吕南奖学金)项目来华开展博士后研究,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冯卓研究员作为其博士后合作导师,项目执行期为2022年6月到2023年5月。Blomenkemper博士是一名...
2.52亿年前的二叠纪—三叠纪过渡时期(PTB)发生了显生宙规模最大的生物灭绝事件,华南地区陆地生态系统的崩溃以华夏植物群和煤层的突然消失为主要特征,并伴随着与火山活动有关的环境恶化现象,比如野火频发、土壤侵蚀加剧、酸雨腐蚀等。细粒碎屑岩的化学风化指数被广泛应用于地质历史时期风化作用...
北京时间2022年3月23日18点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影响因子14.919)发表了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马晓娅团队的题为“澄江生物群栖息于三角洲环境”(The Chengjiang Biota inhabited a deltaic environment)的科研论文。该团队的外籍博士后Farid Sal...
2022年3月14日,受古生物研究院冯卓院长邀请,世界著名恐龙专家徐星研究员在云南大学礼贤楼报告厅,做了“恐龙的演化”的学术报告。徐星研究员从恐龙古生物学的简介、恐龙的起源和早期分化、恐龙的繁盛、鸟类起源、非鸟恐龙的灭绝等5个方面系统阐述了恐龙科学研究的过程。报告深入浅出,研究院师生...
2022年3月3日,人民日报《科技自立自强·青年科学家》专栏发表了题为《寻觅一叶印痕 解密亿年时光》的文章,报道了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早期生物演化与古生态研究团队负责人冯卓研究员。云南大学早期生物演化与古生态研究团队坚守“学术报国、科研强国”初心,在寒武纪早期生物身体构型、神经系统、...
为庆祝中国古生物学一百多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对国际古生物学、演化生物学等领域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国际著名期刊英国皇家学会自然科学会报(The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邀请云南大学马晓娅、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光旭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2022年2月7日,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侯先光、刘煜团队与美国哈佛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研究人员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应邀在Top期刊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影响因子:6.237)发表文章,深入研究并探讨了在全球地层中...
11月3日,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大会为五项国家科学技术奖2020年度的获奖者颁奖,其中,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张喜光、侯先光、马晓娅、丛培允、刘煜团队的“寒武纪特异保存化石与节肢动物早期演化”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这是我校继2003年在该领...
蕨类植物自晚古生代出现,一直演化发展延续至今,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华南板块在晚二叠世位于赤道附近的热带地区,莲座蕨植物在当时的植被系统中占比很高。中国晚古生代华夏植物群报道了大量莲座蕨植物标本,但主要是对其营养部分的形态描述与对比,而对于繁殖部分的研究较少,严...
中国西南地区上二叠统(乐平统)产出数量和多样性丰富的莲座蕨类植物化石,对认识蕨类植物在华南板块的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最近,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植物古生态团队在云南上二叠统宣威组中发现一莲座蕨类植物新种,定名为Qasimia yunnanica Guo et Feng。结合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