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二叠世莲座蕨类植物研究新进展
中国西南地区上二叠统(乐平统)产出数量和多样性丰富的莲座蕨类植物化石,对认识蕨类植物在华南板块的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最近,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植物古生态团队在云南上二叠统宣威组中发现一莲座蕨类植物新种,定名为Qasimia yunnanica Guo et Feng。结合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
中国西南地区上二叠统(乐平统)产出数量和多样性丰富的莲座蕨类植物化石,对认识蕨类植物在华南板块的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最近,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植物古生态团队在云南上二叠统宣威组中发现一莲座蕨类植物新种,定名为Qasimia yunnanica Guo et Feng。结合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
2021年7月30日北京时间17:00,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科研人员与英国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及德国慕尼黑大学组成的科研团队在国际一流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上发表题为“Exites in Cambrian arthropods and homology of arthropod limb branches”的学术论文。云南大学刘煜研究...
2021年7月2日,应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的邀请,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博研究员在云南大学呈贡校区礼贤楼2305报告厅作了题为“白垩纪陆地革命:来自缅甸琥珀的证据”的学术报告会。 在报告会上,王博研究员以陆地生态系统的演化出发,以昆虫学的视角分别从森林湖泊生态系统、...
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杨显峰等经过四年多艰苦的野外考察和挖掘工作,在昆明海晏发现了一个新的澄江生物群化石产出剖面(图1)。海晏特异埋藏化石库(Haiyan Lagerstätte)产出了极其丰富的不同门类的早、中期个体发育阶段的化石标本,甚至包括三维立体保存的卵化石。目前已采集到118个物种,至少...
原始叶枝杉型木属(Protophyllocladoxylon)是木化石常见的一个形态属,广泛分布于世界范围内古生代到新生代的地层中,最新的研究表明该属具有19个种。其中,侏罗纪全球范围内共报道6种,中国仅报道1种。 最近,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植物古生态团队对新疆三塘湖盆地中侏罗统西山窑组新发现的...
缅甸琥珀虾类化石标本照片及CT三维图像 2021年6月5日,中外科学家团队在《Science Bulletin》(《科学通报》英文版)发表论文,描述了缅甸克钦邦琥珀中首例虾类化石。在世界范围内,十足目虾类的琥珀记录极为稀缺在这项工作之前,仅从墨西哥恰帕斯州的中新世琥珀中报告过一个虾类样品。我们此次报...
树木生长轮记录了植物生长期的气候环境信息及其生理响应过程,而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定量分析生长轮的解剖学特征获得,因此生长轮的定量分析被广泛应用于林学、地理学、古气候学和古生物学等研究领域。我国产出丰富的植物茎干化石,而且不少都保存了精美的解剖结构,且具有清晰的生长轮,但前人多从...
2021年1月28日,古生物研究院毕顺东教授与内蒙自然博物馆等单位合作在Nature在线发表了题为A monotreme-like auditory apparatus in a Middle Jurassic haramiyidan的研究成果。此项研究基于对哺乳动物中耳听小骨连接关系的新发现,提出叠覆型砧骨—锤骨关节是中耳听小骨与下颌脱离的关键一步,解决...
近日,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第一届学术委员会暨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第四届学术委员会在云南大学呈贡校区举行了成立仪式,并召开了第一次学术委员会年会。云南大学副校长刘波、党政办公室主任于春滨、科技处处长胡金明、研究生院院长王启梁、双一流办公室副主任陈善江出席了学术委员会...
近日,云南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在《Science Bulletin》上发表了一项题为《An oviraptorid preserved atop an embryo-bearing egg clutch sheds light on the reproductive biology of non-avialan theropod dinosaurs》的研究成果。该项研究报道了发现于我国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