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遥感地质研究中心由我院赵志芳教授于2010年领衔建设,主要聚焦于多光谱遥感、高光谱遥感及雷达遥感技术方法探索和地质应用研究。中心拥有遥感地质甲级资质(云南省唯一)及遥感地质调查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中心学术带头人为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赵志芳教授(遥感地质方向),并吸纳了一大批专业造诣深、具有深厚地质、地理、地理信息系统及遥感专业背景的教授、副教授和年轻博士作为技术骨干。中心现有成员24人,其中教授/研究员8人,副教授10人,讲师6人。团队成员年富力强,技术创新能力强。 中心长期坚持产、学、研结合,开展了大量的遥感地质相关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工作。中心成立以来,申报获批项目4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余项;发表SCI论文50余篇;培养博士、硕士、本科生200余人;向自然资源相关部门提供了矿山遥感监测、地质灾害调查及实时资源环境动态监测信息服务,同时积极参与国内外同行学术交流及培训。 中心研究领域主要涉及矿化遥感异常研究、矿山开发遥感动态监测、西南界河地区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国土遥感监测、地质灾害InSAR遥感监测、土壤地球化学遥感反演研究等。 |
中心部分成员 |
|
|
与缅甸曼德勒大学地质系师生联合野外考察 |
赵志芳教授开展遥感地质培训 |
|
近年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矿化遥感异常研究:创新性引入分形多重分形理论,构建了“PCA+S-A”(PCA:主成分分析,S-A:能谱—面积)方法的复杂地质背景下特征矿物弱异常遥感信息增强提取模型。该方法相比于传统方法提取精度提升9.34%,且该成果得到了同行的好评,经科学技术成果评价该成果总体上达到了同领域国际先进水平,部分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成果发表于SCI期刊Ore Geology Reviews 、Arabian Journal of Geosciences等上。 |
普朗铜矿区遥感异常提取成果及野外验证 (a.绢云母特征波谱;b.S-A法log-log图;C.绢云母提取成果;d.野外调查)
|
(2)“一带一路”资源环境遥感监测系统研发:研发了集成“一带一路”南亚东南亚国家遥感影像数据、地质数据、地质灾害数据、矿山开发数据、水文地质数据、自然资源数据、生态环境数据、重大工程数据等为一体的“一带一路”面向南亚东南亚资源环境大数据展示平台系统,不定期为“一带一路”相关管理部门提交咨询报告等。另外,自主研发了矿产卫片执法检查数据核验分析系统、矿产卫片执法外业工作辅助APP,建设了省级一流课程—腾冲地质认识实习虛拟仿真实验(中、英文双语版)。拥有5个软件著作权。 |
“一带一路”面向南亚东南亚资源环境大数据展示平台 |
矿山遥感监测专著 |
腾冲野外地质认识虛拟仿真实验登陆界面 |
**地区金地球化学遥感波谱反演 |
(3)地球化学遥感反演:为解决传统的地球化学调查中大量土壤样品采集及测试分析存在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中心依托典型区土壤地球化学数据,采用数学模型,构建土壤地球化学与GF-5等遥感波谱之间的数学关系,进而反演大范围地球化学信息,较好探索了地球化学信息遥感高光谱反演方法,为农业地质应用、找矿勘查等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4)InSAR地面形变监测:中心基于InSAR技术,采用ALOS-2、Sentinel-1A、GF-3等遥感数据,开展了西南地区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地表形变监测研究。归纳总结了一套植被覆盖地震多发区、西南高山峡谷区地表形变监测有效适用方法。 |
攀枝花煤矿集中开采区InSAR地面形变监测成果 |
盈江地震SBAS-InSAR地面形变监测成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