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化学学科创立于1937年,是我国西南地区最早培养化学专门人才、从事化学科学研究的中心之一。老一辈化学家赵雁来、曾昭抡、黄子卿、孙承谔、张青莲、赵树年、戴树珊、陈景等先生先后在学科任教,为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80多年的建设发展历程中,学科经历了理化系、化学系、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最终于2005年独立成为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院现有教职工98人,其中教授23人,研究员4人,博士生导师16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中组部青年千人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云南省各类人才计划入选者30余人,有博士学位的教师70余人,获得了国家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支、国家级教学团队1支、省部级教学与技术创新团队多支;建设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具有国家质量认证资质的分析测试中心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多个;拥有600 MHz宽腔固体核磁共振波谱仪、600 HMz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超高分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总价值1亿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
学院现有化学(国家特色专业、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云南省增A去D规划拟建设一流专业)、制药工程(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试点专业、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化学工程与工艺(云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云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四个本科专业,有化学一级学科博士与硕士学位授权、生物与医药以及材料与化工两个专业学位授权,有化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院现有在读本科生700余人、硕士生近700人、博士生120余人。
学院坚持“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重中之重,积极进行教学研究与改革,获得过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云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精品课程、云南省一流课程等,出版了30余部教材;学生获得过“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恒星级作品”奖励、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特等奖等系列高级别奖励。学院为国家培养了近万名优秀的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毕业生中有4人当选两院院士。
依托云南丰富的自然资源,地处边疆,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位特点,学院确立了“立足自然资源、服务区域需求、促进学科发展”的科研定位,形成了有传统、有区域优势、更加贴近国家和云南重大需求的天然产物发现、功能与利用化学,有机合成化学、功能材料与催化化学、分离分析化学等学科方向,产出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以第一作者单位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Chem》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系列学术论文,多次获云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云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等。化学学科是云南省高峰建设(B类)学科和云南省“基础学科提升计划”支持建设学科,并自2012年来一直保持在全球ESI排名前1%。
学院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努力为社会发展、地方经济及“一带一路”建设服务,形成了系列产业化成果,如培育了农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云大-120”项目并成功上市,开发了国内首条心血管系统保健品“辅酶Q10”及增加骨密度保健品“维生素K2”产业化生产线,攻克了大型高原湖泊阳宗海砷污染治理的难题等,近期研发的“安全环保PBM新材料”等项目也已投入中试生产,实现了产学研一体化。
站在云南大学新的百年征程起点上,学院将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云南省3815战略发展目标为导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聚焦世界学术前沿,充分发挥学科交叉优势,进一步彰显办学特色,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为社会与区域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