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 2024
    12.25
    12月25日上午,徐州工程学院召开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家入校评估说明会。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家组组长、上海大学党委书记成旦红作入校评估工作说明。我校党委书记刘洋出席会议并致辞。张农校长主持会议。专家组副组长、齐鲁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林松柏以及全体专家组成员,校领导李苏北、王逢博、黄传辉、谭文轶、万传鹏出席会议。省教育评估院相关负责人,我校全体中层正职、专家联络员、评建办工作人员等参加会议。专家组组长、上海大学党委书记成旦红代表专家组就前期线上评估情况及入校评估主要目的、任务进行了说明。他说,在为期三周的线上评估期间,徐州工程学院走稳走实走好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奋力创建特色鲜明的一流应用型大学的奋斗历程,给专家组留下了深刻印象。在进校考察期间,专家组将以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对立德树人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制约学校发展的堵点问题、师生强烈反映的痛点问题以及前期学校自查自评发现的问题和线上审核评估中发现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度考察并予以逐项核实,与学校、江苏省评估院共商共研破解之策、高质量发展之道,助力徐州工程学院特色发展、高水平发展。同时,他表示,专家组将按照有关规定,严格遵守评估纪律,认
  • 2024
    12.24
    12月20日至22日,2024年大学生新文科实践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在山东济南举行。通过激烈的现场展示和答辩,由设计学院学生王雨欣主持的项目《基于儿童友好理念下社区公共空间更新设计》斩获金奖,徐艺文荣获“优秀指导老师”;人文学院学生戴宇杰主持、盛翠菊老师和孟艳老师指导的项目《星火燎原——红色资源赋能江苏29个革命老区相对薄弱乡镇调查》斩获银奖。本次全国大学生新文科实践创新大赛以“融创赋能,实践致新”为主题,共有17万余名学生报名参赛,项目数近2.5万项。自大赛启动以来,我校积极响应,认真组织校赛,共收到全校学生参赛项目80余项,参赛学生达700余人,经校赛初赛决赛遴选,我校推出8个项目参加国赛网评,有2项作品通过全国网评环节进入国赛,获得了1个金奖、1个银奖的好成绩。近年来,我校秉持新文科发展理念、加强学生知识扩展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为主要途径,促进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在推动我校传统文科的更新升级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我校设计学院学生王雨欣(右六)获得金奖来源:徐州创新创业学院文/图:赵保同编辑:陆泽歆审核:袁兴国终审:李玲
  • 2024
    12.23
    缘起古彭龙飞地,情聚酒都霸王乡。12月23日,徐州工程学院宿迁校友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宿迁市举行。校党委书记刘洋、校长张农通过视频向与会的宿迁校友们送上祝福,祝贺成立。校党委副书记李苏北出席活动。李苏北副书记向广大校友对母校的关心和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他向校友们介绍了学校近年来的事业发展情况和未来的发展愿景。李苏北副书记指出,宿迁和徐州文缘相通、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有着天然的合作基础,希望借成立大会的契机,与校友们再携手,共奋进。李苏北副书记为2001级校友卢新州颁发了会长聘书,并与其共同为宿迁校友会揭牌。筹备组代表、2006级校友孙琰汇报了宿迁校友会的筹备情况。校党委发展规划部副部长刘运昌宣读了《关于同意成立徐州工程学院宿迁校友会的批复》。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徐州工程学院宿迁校友会章程》和《徐州工程学院宿迁校友会第一届理事会成员建议名单》。新任会长卢新州在作表态发言中表示,作为宿迁校友会的第一任会长,深知肩上的使命和责任,将秉承和发扬学校“求真奋进”大学精神,借助校友会这一平台,为学校和本地校友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浙江校友会会长李天祥到会致贺,表达了两会共建、共享、同发
  • 2024
    12.22
    为深入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完善社区学生党员教育管理,近日,我校首个功能型党支部成立仪式在机电工程学院“积淀社区”成功举行。副校长黄传辉出席会议,“积淀社区”功能型党支部全体党员参加会议。黄传辉副校长对机电工程学院成立功能型党支部表示祝贺,并就党支部建设提出建议和希望。机电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黄刚宣读了机电工程学院“积淀社区”功能型党支部成立文件,功能型党支部书记和学生支委分别作表态发言。全体党员现场重温入党誓词。据悉,“积淀社区”功能型党支部的成立是我校深入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推动党组织进社区、促进学生工作网格化的创新实践。也是机电工程学院党委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是凝聚育人合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下一步,学院党委将持续提升党支部的组织力、引领力和服务力,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和桥梁纽带作用,努力将学生社区建设成为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前沿阵地。来源:党委组织部 机电工程学院文/图:孔倩倩审核:涂宝军 黄刚终审:李玲
  • 2024
    12.21
    青春奋斗旗漫卷,朔风凛冽未觉寒。12月21日清晨6时许,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王逢博,学生工作处、各二级学院的相关负责人和送考辅导员来到各校区送考点,为考研学生送去衷心祝福和暖心鼓励。在2025年研究生入学考试中,我校考生主要分布在徐州市内的9个考点,安排各类送考车辆共8台。学工处统筹用车人数、校区分布、考点设置等因素,合理规划发车时间、行车路线和停靠地点等事项。与此同时,要求送考辅导员全程跟车,责任到人,实时跟进,切实保障送考服务有序进行。备考期间,学生工作处面向各学院考研学生开展了“研”途送温暖系列活动。组织人员精心选购一批寓意美好、实用暖心的礼物,在图书馆、考研自习室和宿舍自修室等场所随机发放到考研学子手中,祝愿他们“巧克”难题、心想事“橙”、妙“笔”生花、“巾”榜题名、“福旺运旺”、好运加“杯”、一战成“硕”!开考前夕,邀请王逢博副校长参加考研冲刺慰问座谈会,送上“加油包”,为考生们减压定心、鼓劲加油。近年来,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学生考研作为加强学风建设的重要抓手贯穿始终。从辅导员的动员鼓励,到学业导师的解惑答疑;从考研宿舍的独立组建,到考研自习场地的提质扩容;从精心准
  • 2024
    12.20
    为深入贯彻落实团中央的“青年实干家计划”,促进校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探索打造我校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新模式,12月17日-19日,学校各二级学院团委(总支)书记、部分院级青马班优秀学员和校团委全体人员前往徐州工程学院大学生劳动育人基地——铜山区伊庄镇,开展了系列实践活动。19日当天,我校校长张农、副校长王逢博和学生们一起参加了劳动育人教育课。普及农耕文化,挥洒助农汗水。在村民的指导下,校领导同青年师生们完成6亩多田地的蔬菜耕种。同时,围绕伊庄镇的农业现状,师生们认真讨论分析,提出引入新品种、拓展市场、打造品牌等建议,以助力农业产业升级,帮助农民增收致富。触摸乡村脉动,赋能文旅助振兴。校领导同青年师生们实地参观和考察了伊庄镇文旅项目。校领导鼓励担任“小镇文旅推荐官”的学生们,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着力打造乡村旅游的专属IP,以青年视角为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建言献策。下一步,校团委将持续拓展“青年实干家计划”劳动育人基地,结合徐州乡村发展形态、产业特色,探索化零为整的“小组团”方式,引领全校团员青年以实学实干精神,投身基层实践,为乡村振兴
  • 徐工院 ·人物
  • 校史
    • 讲台上的他充满激情,实验室里的他细致严谨。17年来,他始终践行着高校教师的初心和使命,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他先后获批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科技副总”,荣获徐州市“学习型教师”、徐州市大学生就业创业导师,校“优秀主讲教师”“优秀共产党员”“优良教风先进个人”等称号。他就是徐州工程学院“最美教师”,智能制造工程专业负责人——郭华锋教授。三尺讲台守初心、四季耕耘立师德他17年如一日耕耘在教学一线,忠于党的教育事业。坚持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推进科教融汇,深化教学改革,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提出“一体·两翼·四轮驱动”课程改革新范式,构建“一引四化”实践育人体系和“三元驱动”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学生学习内驱力大大激发,实践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所授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江苏省产教融合型一流课程、江苏省高校在线开放课程。主编教材获批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建材,全国20多所高校选用,累计发行20000余册。他强化产教融合,推进有组织的毕业设计指导,先后获得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优秀毕业设计一、二、
    • 当第一缕晨光穿透城市的喧嚣,张国栋的身影已经在破晓的微光中悄然前行,十年如一日,他走过的每一个脚印都铭刻着对梦想的执着与追求。他是无数个普通却不平凡的奋斗者的缩影,踏实质朴却又生机勃勃。张国栋,现任南京商厦总经理,南京校友会会长,是我校90级人文学院文秘专业校友。在校期间,他以超强的学习能力和有力的组织能力,给老师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毕业后,他进入一家国有企业,从基层做起,一步步积累经验。凭借主动好学的精神和认真努力的态度,张国栋在职场中崭露头角,他先后在徐州百货站、徐百集团、南京中商、万达集团、南京商旅等多家大型企业担任高管,以卓越的领导力和开放创新思维,带领团队拿下了一个又一个项目,取得了业内瞩目的成绩。张国栋的努力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他先后获得了江苏省劳动模范、洛阳市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张国栋坚信,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追求和成长。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有过低谷,也有过挑战,他从未放弃,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和初心。张国栋说:“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都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坚持不懈的毅力,好的坏的都会有收获,对我而言,奋斗努力本身就是一种最大的成就和意义。”离别经年,张国栋对于母校徐州
    • 志愿支教,十年接力。徐州工程学院第一支校级暑期支教志愿者团队——大手小手支教团自2015年4月成立以来,一批批志愿者们相继背上行囊、怀抱爱与知识,充分发挥自身教育资源优势,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扶志与扶智相结合,以“接力帮扶”的形式,投身于偏远地区小学,在学校、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和志愿者们的共同努力下,已经走过了十年的志愿服务之路。截止目前,徐州工程学院大手小手支教团共派出262名成员,在广西、贵州、四川、河南等省区开展支教工作,累计服务学生三千余名。(一)克服困难,不忘初心饮食不习惯和水土不服是支教团的志愿者们面临的第一道难关,晦涩难懂的方言阻碍了志愿者们融入当地生活,家长的不重视,学生不听话,更加大了支教教学工作的难度。用行动赢得信任、用真诚打动人心。十年里,支教团成员们走访了数百个学生家庭,特别是留守儿童和困难学生,足迹遍布了周围的村庄和学校。同时,支教团成员积极利用学校和社会资源,募集捐款捐物,为偏远地区的孩子们送去了爱心图书、文具等学习用品。第一届支教团成员对学生家访第四届支教团成员为宁夏中卫市小学捐助2000本笔记本 第四届支教团成员在六一节为河南新乡鸭口小学捐助图书第四届支
    • 从母校奔赴山海已过秩年,记忆中的学院和老师已不复当年的模样,那些年的谆谆教诲却依然清晰地印在心上,从徐州工程学院启程到中山大学求学,从任教复旦大学到入职上海交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周莉一路走来,终于完成当年的期许,成为高山,矢志育人。周莉是我校2012届物理与新能源学院应用物理学专业校友,现为上海交通大学自动化系博士后,从事光生物效应与应用研究工作。自攻读硕博学位和博士后进站以来,她依托“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工信部民机科研专项等科研工作,开展光生物效应模型的探究以及在复杂光环境中的应用相关研究,服务的工程领域包括国产大飞机、舰船、轻轨列车等人-机-光环境的评估与优化。周莉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自己终身追求的目标,不断挑战自我,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与会议中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授权国内外专利8件,其中获得知识产权转化1件。周莉表示对于有基础研究兴趣和学术追求的年轻人来讲,在当代大学做学问是一件需要明确目标、脚踏实地、艰难攀爬的事业。求学过程中,周莉也有过迷茫和挣扎,真正的学术,不是社交,不是出名,不是“激动人心”,而是“坐冷板凳”,是“年复一年”,周莉坚持了下来,教书育人
    • 微光可成炬,大爱映苍穹。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杨彬贤同学救助70岁受伤老人的经历被中国江苏网专题报道,一人兴善,万人可激,为他人安全挺身而出,从来都是中华儿女看重和敬仰的崇高品质,他的善举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校大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体现。四年求学路,充满挑战与收获。即将毕业的杨彬贤,从稚嫩的学子到日渐成熟的青年,每一步都烙印着汗水和努力。危急时刻,挺身而出2024年2月3日13时55分,杨彬贤在成都锦华路三段中公交站下车,随着一声巨响,他看到一名老人倒在公交站台旁,老人伤口处正在往外冒血。他当即跑到老人身边,发现老人受伤十分严重,已经处于昏迷状态,便赶忙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并告知了具体位置和伤者状况,由于情况危急,他一直守在现场直到救护车赶到将老人安全带走,才默默离开。事后,老人家属通过医院联系到了杨彬贤,表达了想要当面表示感谢的想法,他谢绝了家属的好意并将自己准备的水果送给家属请他们转交给老人。2月21日,老人转危为安。当问及个人信息时,杨彬贤只告知是徐州工程学院的学生。受伤老人家属经过不懈寻找,终于联系到了杨彬贤所在学校和学院,并致以感谢信和锦旗表达感激。同学心
  • 招生·就业
  • 就业
    • 2024.11.28
      为引导我校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进一步掌握求职能力,提升求职成功率,9月上旬-11月上旬,在徐州市人社局的大力支持下,我校举办了就业能力提升强化训练营系列活动,邀请到人社局就业培训骨干,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徐州知名企业人力资源经理、行业导师等13人授课,2025届毕业生参与培训。训练营课程包括就业形势分析、职业发展与规划、徐州经济和产业发展现状、求职心态调整,以及匹配岗位、撰写简历、准备面试、劳动合法权益保护、新技能探索等9个单元,坚持以理论讲解+实操训练的方式进行培训,课程中穿插头脑风暴、角色扮演、无领导小组讨论等互动形式。就业能力提升强化训练营共举办讲座24场,深受学生欢迎,其中外国语学院、设计学院、环境学院主动对接,举办专场讲座13场。本次就业能力提升强化训练营的举办是我校丰富就业教育方式方法的成功探索,学生的求职就业意愿进一步增强,就业能力显著提高,进一步促进校地企三方深度融合。

专题网站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