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上午,漳江口湿地生态系统野外科研与教学基地(以下简称漳江口基地)大楼落成活动在漳州市云霄县举行。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洪华生,厦门大学校长助理张建霖,云霄县委书记王金狮,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党委书记张明智等出席。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副院长史大林主持大楼落成活动,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副院长、实验室首席科学家王文卿主持揭牌等活动。
张建霖代表学校致辞。他表示,漳江口基地致力于红树林湿地的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是厦门大学有效推进滨海湿地科研与教学工作的重要支撑,是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在校地双方的共同支持和推动下,漳江口基地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由其作为重要组成单位之一的台湾海峡海洋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台站,于2020年成功入选国家野外台站择优建设名单。他指出,在地方的关心和支持下,学校将更快更好地推进基地建设,为云霄县红树林资源保护、修复与管理、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科学支撑和智力支持。
王金狮代表云霄县致辞。他表示,云霄县政府将一如既往支持基地建设,为科研工作者的工作和生活提供良好环境和服务,并期待云霄县在生态保护修复,生态资源合理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厦门大学深入合作,共同推进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将漳江口基地打造成为国内、国际知名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科普教育以及合作交流综合性平台,助推云霄县高质量发展。
随后,校地双方代表为大楼剪彩,并进行“漳江口湿地生态系统野外科研与教学基地”“漳江口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福建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和“中国生态学会生态科普教育基地”揭牌。各方代表还共同植树和参观基地大楼。
漳江口基地位于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紧邻我国天然分布最北的红树林,2014年获得教育部支持,以2008年8月建立的“厦门大学漳江口红树林湿地定位研究站”为基础开展建设。实验室及依托单位环境与生态学院为其建设落实单位。基地大楼于2019年开工建设,占地1.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包含科研用房、培训教学用房、住宿用房、餐厅食堂等,配套建有停车场、篮球场等设施,集科学、教育、社会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漳江口基地致力于打造覆盖湿地-河口-港湾生态系统群的野外连续观测体系、开放共享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科学研究平台、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基地和公众教育基地,以及富有特色的国际合作基地。2018年12月,漳江口基地获批漳江口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福建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漳江口站)。2019年8月,漳江口站与东山海洋站联合组建并获批台湾海峡海洋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020年12月,台湾海峡海洋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成功入选国家野外台站择优建设名单。
漳江口基地的落成标志着我校环境与生态学科的建设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野外科研与教学的硬件条件迈上一个新台阶。它将支撑实验室在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助力实现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中发挥更重要作用。
厦门大学相关部处代表、兄弟单位代表、云霄县相关部门代表、云霄县东厦镇和竹塔村代表,以及实验室、环境与生态学院师生代表参加活动。
漳江口红树林中望基地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