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联系我们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翔安校区环境与生态学院A210

联系电话:0592-2189656

传真:0592-2185889

E-mail:zhengcj@xmu.edu.cn


实验室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实验室管理 >> 实验室新闻

实验室研究成果发表在生态顶级期刊《Ecology》

发布时间:2014-07-17

厦门大学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环境与生态学院张宜辉与王文卿针对互花米草入侵红树林开展合作研究,取得进展,相关成果(Recruitment and herbivory affect spread of invasive Spartina alterniflora in China)于2014年7月15日正式发表在生态学领域的国际顶级学术期刊《Ecology》。

外来入侵植物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于1979年从美国引入到中国,经过30多年的人工种植和自然扩散,已大面积传播到中国沿海滩涂,南北跨19个纬度,其爆发规模远大于世界其他地区。并在最近10多年入侵到东南沿海的红树林区,已影响红树林的更新和潮间带的物种多样性,成为我国红树林保护和恢复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生态和环境问题之一。

厦门大学红树林研究组选择受互花米草典型入侵的福建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长期定位研究,从“植物——植物”相互作用角度解释了互花米草入侵红树生态系统的格局,人为活动将加速互花米草入侵到受干扰的红树林生境(Zhang et al. Ecology,2012)。在此基础上,张宜辉和王文卿课题组通过野外观测、控制实验和室内喂饲实验,揭示了蟹类对互花米草种子和实生苗的取食在互花米草早期建立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动物取食和植物竞争共同导致了红树林生境中互花米草更新失败。但在光滩生境,实生苗逃过动物取食而成功定居。互花米草通过大量传播种子和快速的无性克隆生长,已迅速侵占绝大部分的光滩、入侵到林窗区域,并包围健康完整的红树林。这一“草进林退”状况的持续发展,将可能导致红树林不可逆地转换为互花米草植被类型。我们需要采取早发现早治理的措施,以应对互花米草对高强度自然和人为活动影响下的中国红树林的入侵威胁。

论文第一作者为硕士研究生李郑杰(2014年毕业),张宜辉为通讯作者。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批准号:41276078)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www.esajournals.org/doi/abs/10.1890/13-2283.1

返回

上一条:第一届流域城镇化生态与环境响应国际研讨会成功举办
下一条: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第二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顺利召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