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9-10日,实验室蓝碳研究团队参加了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举行的“2018海岸带蓝碳研讨会”。本次会议为第二届海岸带蓝碳研讨会,由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崇明生态研究院主办,海洋赤潮灾害立体监测技术与应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和全国海洋碳汇联盟协办。参加会议的专家来自国内外多个相关科研单位,共同围绕海岸带蓝碳的分类分区和国内外研究进展、海岸带蓝碳碳库及其动态变化的监测技术和方法、海岸带蓝碳垂直和水平通量的监测技术和方法、国内外海岸带蓝碳法规与管理政策等主题开展研讨。会议由华东师范大学崇明生态研究院院长唐剑武教授支持,厦门大学焦念志院士作为大会名誉主席出席会议并致开幕词。
实验室蓝碳研究团队自2016年组建以来,积极推进生态学、环境科学、海洋科学等多科学交叉研究,围绕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红树林-互花米草-河口)蓝碳关键过程与通量开展了大量的现场观测与分析测试,积累了宝贵的蓝碳多要素长期连续观测数据。代表实验室蓝碳研究团队参加此次会议有环境与生态学院的陈能汪教授、陈鹭真教授、朱旭东副教授以及海洋与地球学院的郭卫东教授。四位老师分别就红树林-河口氮循环与输出、红树林碳捕获和沉积、互花米草入侵动态、湿地有机质横向通量观测方法等主题进行了学术报告,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专家点评认为厦门大学团队在红树林湿地有深厚的研究基础,福建漳江口红树林湿地可以作为海岸带蓝碳研究的重要示范基地。参加会议的还有两位环境与生态学院的研究生(孟灵瑄、王芬芳)。会议期间团队成员还与厦门大学讲座教授(拟聘)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的James
Morris教授就开展湿地蓝碳合作研究进行了深入交流。
我实验室蓝碳研究团队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多项省部级项目的资助,还得到“双一流”学科建设、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海陆界面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的大力支持。研究团队未来将进一步深入开展红树林生态过程、机理、效应与集成研究,推进我国红树林蓝碳评估与成果转化应用,为滨海湿地保护提供科技支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