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研究院在纳米间隔电极对的界面漏电流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发布:2019年02月18日 11:11点击量: 702

近日,我院杨扬副教授课题组与校内外相关课题组合作,深入研究了电极界面的漏电流效应对于分子电子器件的影响,撰写了题为“Transition from tunneling leakage current to molecular tunneling in single-molecule junctions”的研究论文,发表于Cell旗下期刊Chem上(doi号:10.1016/j.chempr.2018.11.002,IF= 14.104)。

自1959年费曼提出分子电子学的设想起,有关分子电子器件的有效性问题即成为研究者所关注的重点问题。具体而言,一是分子本身的不稳定性,例如室温下构型的变化会引起器件电学性质的改变,二是,作为构筑分子电子器件的必要结构,纳米间隔电极对界面上的漏电流效应,有可能引起分子电子器件的失效。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分子电子器件尺寸的缩小,电极对之间的漏电流将逐渐变大,并在某一特征尺寸开始,会掩盖分子本应展现的电学性质。

为了精确测量这一特征尺寸的数值,研究团队基于机械可控裂结技术,利用其所具有的对纳米间隔电极对的亚纳米级精确调控能力,通过选用一系列具有不同个数重复单元的寡聚苯乙炔类分子作为“分子尺”,系统研究了纳米间隔电极对之间的漏电流与通过分子的电流之间的相对大小,最终发现对于选用金作为电极对材料的体系,其特征尺寸为0.66 nm。鉴于分子电子器件是目前已知的最小电子器件,这一工作由此给出了,在不对金电极对进行修饰的条件下,电子器件小型化进程中所能达到的极限值。

我校田中群教授、毛秉伟教授和师佳副教授为该论文的相关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导。我研究院杨扬副教授与化学化工学院洪文晶教授、英国杜伦大学Martin R. Bryce教授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另外,近期杨扬副教授课题组还与化学化工学院肖宗源副教授课题组合作,利用一种简便的反相微乳法制备了具有不同形状的纳米银材料,并对其抗菌性能展开了研究,相关工作以“Facile synthesis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with high antibacterial activity”为题发表在国际期刊materials上(Materials 2018, 11 (12), 2498. IF=2.467)。我研究院杨扬副教授与化学化工学院肖宗源副教授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上述两个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以及萨本栋微纳研究院和化学化工学院的大力支持。

Copyright © 厦门大学萨本栋微米纳米科学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