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诵不绝”——萨本栋与厦大内迁往事

发布:2023年12月06日 10:25点击量: 425

卢沟桥事变之后,金门、厦门和福州先后沦陷,福建沿海(后来还有华东地区)的众多文化教育和科研机构相继迁入闽北山区。一时间,大量各领域的学者教授、文人墨客,如萨本栋、汪德耀、许钦文、施蛰存、黎烈文、何炳松等,漂泊在永安、南平、长汀和邵武一带。他们不失民族气节,不畏艰难困苦,为中华民族保存文化火种、延续教育命脉而不懈地努力。

东南小后方“弦诵不绝”的精神状态,与“弦歌不辍”的西南大后方遥相呼应,给今人留下无尽遐思。

萨本栋(1902—1949),字亚栋,福建闽侯人,清末民初中国海军名将萨镇冰的侄孙。少年时期,萨本栋在福州求学,11岁考入北京清华学校,192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并被选派赴美留学,在斯坦福大学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1924年转入麻省伍斯特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1927年获理学博士学位,随后应聘为伍斯特理工学院研究助理及西屋电机制造公司工程师,先后发表重要论文,开始蜚声于美国科技界。

萨本栋所著《普通物理学》(上、下册)

1928年,萨本栋回国担任清华大学物理学教授。他根据中国大学生掌握现代科学的要求与特点,将讲稿整理成《普通物理学》(上、下册)与《普通物理实验》两部本科生教材。在这之前,中国大学的物理教科书用的都是英文,这两部教材于1933年、1935年相继出版后,结束了中国大学物理教科书没有中文版的历史。1935年9月,萨本栋应邀成为美国俄亥俄大学客座教授,在该校电机工程系讲学。1937年3月,萨本栋载誉回国,继续在清华大学任教。6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开始与陈嘉庚就厦门大学改归国立问题进行商讨。

由于萨本栋已是卓有成就的物理与电机工程专家,又考虑到陈嘉庚喜欢用闽籍学者主持校政,教育部便与萨本栋本人商量出任厦大校长事宜。萨本栋正处于科学研究的高峰期,他很想趁势而上深入电机工程学的研究领域,但却为陈嘉庚毁家兴学、报效祖国的衷肠所感染,便答应出任厦大校长。他说,对于陈嘉庚毕生之事业、精神人格、识力眼光,“时时引为楷模”,决意“无负先生拳拳祖国之忱”,追随陈嘉庚建设“南方之强”的梦想。但他毕竟十分留恋自己的学术,提出以两年为期,之后还是要继续自己的电机工程学研究。

萨本栋(左)与陈嘉庚(右)

1937年7月11日, 卢沟桥事变之后的第四天,萨本栋离开北平,先抵南京,再到厦门,经过三天的工作交接,于29日正式执掌厦门大学。这一天,日军炮轰天津,南开大学遭受惨重破坏。与此同时,厦门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战火同样威胁着这个南国岛城。9月3日,日本军舰炮击胡里山炮台,厦门大学校舍也遭受损毁。萨本栋只得借公共租界鼓浪屿的英华中学及毓德女校部分校舍,坚持秋季的开学上课。

就是在这个严峻的9月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与南开大学已奉教育部令南迁湖南,成立长沙临时大学。而北平大学、北平师大和北洋工学院则西迁陕西,成立西安临时大学。平津高校大量的图书、设备来不及转移,损失严重。平津沦陷,接着是淞沪抗战,厦门也面临着日军侵占的危险,厦门大学往何处去呢?此时萨本栋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厦大不随潮流远迁西南,而坚守在粤汉铁路以东。为不负陈嘉庚先生毁家兴学之志,不负厦大收归国立之意,他认为“东南半壁的高等教育,还需要维持,所以决定不随潮流远徙”。面对惶惶不安、议论纷纷的师生,萨本栋在公开的报告中谈到厦门大学的选址原则 :“要留在东南最偏远的福建省内,以免东南青年向隅 ;要设在交通比较通达的地点,以便利闽浙赣粤学生之负笈 ;新校址的环境,要比较优良,以使员生得安心于教导与求学。”(《开学词》)最终,在省教育厅的建议下,萨本栋选择了长汀为战时厦门大学的内迁目的地。

12月20日, 厦门大学全校停课,24日,在萨本栋果敢的指挥下,开始从鼓浪屿向300公里外的山城长汀急迁。300多名师生与9辆载着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的大卡车跨过鹭海,渡过九龙江,蹚过一条条河流,翻越崇山峻岭,向着新校址进发。

长汀是福建的边远山区,闽、粤、赣三省的边陲要冲,也曾是闽西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那个时期,长汀经历了国民党军队对中央苏区多次“围剿”与红军反“围剿”的战火,红军已被迫实行北上战略转移。经过长途跋涉抵达长汀,这个山城给予厦大师生的感觉是“举目凄凉无故物”,“真像踏进了另外一个世界”。面对与厦门有着天壤之别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条件的山城,萨本栋告诫学生 :“移入乡村,不当常说‘这地真糟,什么东西都没有’,应时时想‘此处尚好,还有不少人物’。”(《勖勉同学词》)

1938年1月12日,厦门大学搬迁结束。5月10日,厦门沦陷。萨本栋的一个重要举措是抢在厦门沦陷前,安全转移了厦门大学的所有图书、仪器、文件、标本及其他实验设备。抵达长汀后的第5天(1月17日),厦大立即复课。2月28日起,萨本栋亲自督导全校各系举行1937年度第一学期的学期考试 ;3月10日,开始第二学期的注册工作 ;3月20日,厦大学生生活促进会成立。

此时,日寇铁蹄进一步踏进中华大地,长沙临时大学继续西迁往昆明,西安临时大学继续南迁去汉中。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萨本栋对厦大师生说 :“要知道我们对暴日只能抗战而不能作‘惩罚’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我们的学术至今尚未独立,我们民众的技能水准,几百年来未曾提高。”为此,即使在最艰难困苦中,只要“未到‘最后一课’的时候,应加紧研究学术与培养技能”,并将研究学术与培养技能当作“国魂所寄托的事业”。面对残酷的战争局势和无比艰苦的学习条件,萨本栋想的却是为抗战胜利后的国家储备建设人才。

在人才培养理念与培养方式上,萨本栋注重通识教育,尤其重视大学一年级的基本课程教学。萨本栋夫人黄淑慎女士曾说,丈夫是以他在清华的标准来办厦大的,遇到难事,他都会请教清华大学的梅贻琦校长。在造就人才方面,梅贻琦认为 :大学不应该培养只有专门技术的“高等匠人”,而应是“周见洽闻”的“完人”。当时国民政府提出的教育政策是 “提倡理工限制文法”,但梅贻琦在清华只 “提倡理工”,不提“限制文法”。他主张,大学首要任务不在授予学生以专门技术知识或职业训练,而在传授普通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最惯常的综合的基础知识,以培养一批具有政治头脑与治世才干、多方面书本知识与文化教育的高级知识分子。

按照“通识”教育思想,萨本栋制定校制,设定厦大的课程体系。他将语文、外语和高等数学确定为全校的必修课,一年级必修国文和英文,不及格要重修,再不及格则退学。除此,各学院还必须在中国通史、政治学、社会学三者中任选一门为共同必修课。当时科学救国的呼声很高,不少学生认为只有科学才能救中国,漠视文科学习,萨本栋就给学生讲鲁迅弃医从文的故事,说明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重要性。他甚至主张大学一年级不分院系,到二年级时才视学生的学科成绩来定,不达标准者不予选系。对于品学兼优的学生,学校设有各项奖学金奖励。

萨本栋和家人在长汀

萨本栋认为,既然战乱时期办学经费短缺,学生数量有限,就更应该注意人才培养的质量。他说 :“在量与质不能兼顾的情形之下,对质的改良比起量的增加尤为重视。”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萨本栋实行严密的学制(四年学制和学分制,学生可选主系和辅系,需修满不同的学分数才可毕业)和严格考查考试制度(分平时、学期和毕业三种测试,相应制订严格标准),基础课程都由教授担任。在课外,自由研究学术的风气甚浓,各种学会、社团林立,周末经常举行学术报告会和讲座。阅览室晚上读者满座,有时甚至要预先抢占。1943级银行系学生王则璋回忆萨校长时说 :“他坚持兼课(有时是一般教授所不爱承担的或暂时无人讲课的),认真负责。他多次病倒在床,尚为机电系同学授课,疲惫不堪。(”《萨校长与初期的国立厦大》)

1944级机电系学生石清镇说 :

萨校长多年来校务极为繁重,几年下来变得有些腰弯背驼了,身体显得劳累,我们四年级的无线电工程课,萨校长就叫我们到他家里去上……我们七个人围桌而坐,细心聆听,手中不停地急速做笔记抄黑板,以便课后温习。萨师母还有时拿出自己做的点心款待我们,使我们感到倍加亲切……在萨校长家下课后,我们把客厅打扫整理好才离开。(《忆在萨校长家上课》)

在萨本栋身体力行带动下,厦大知名教授、副教授都活跃在基础课教学第一线上,大名鼎鼎的傅鹰教授讲授普通化学,理工学院院长谢玉铭教授担任普通物理课教学。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存浩回忆起他当年在厦大学习的情景,感慨地说 :“厦大基础课的教授阵容不仅为当时国内所仅有,即使在六十多年后的今天也是很难找到。”

梅贻琦先生有一句经典之言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厦大创办时就有延揽名师的传统,萨本栋来自梅贻琦领导的清华,更是将聚集名师作为办好 “南方之强”的重要方略,在一处没有大楼的山城学府中,不遗余力地延揽名师教授。

有一天,著名法学专家邹文海教授受中山大学聘请去广东赴职,中途路过长汀。他与萨本栋是清华的校友,有师兄弟之情,萨本栋便请他吃饭,邹文海自然不便推辞。酒席间,萨本栋向邹文海提出留在厦大的问题,请邹文海务必帮助他在厦大料理政治学科。邹文海见师兄态度十分坚决,只得放弃中山大学之聘而留在厦大,萨本栋也因此半路拦截到一位名师。当年,萨本栋用尽各种方式聘请到许多优秀学者。长汀时期,厦大有51名教授,其中就有47名来自清华,如傅鹰、黄开禄、朱保训、周长宁、林庚、郑朝宗等。

在艰难的抗战时期,维持一所完整的大学已是相当不易的事,但厦大不仅没有停步在现状上,反而不断壮大实力、逐步发展。萨本栋考虑到抗战胜利后国家建设需要大量的工科人才,便采取行政集中的校制,集中全校资财,于1937年创办土木工程系,并在该系的草创时期兼任该系系主任 ;1940年又办起机电系, 1944年筹办航空系,从而把理学院扩充为理工学院,使厦大原本比较薄弱的工科在战时得到迅速发展。1940年,萨本栋又复办厦大法科,成立法学院,并在商学院增设了会计、金融等专业。

尽管山城长汀时常遭受到敌机的轰炸,但在萨本栋的苦心经营下,厦门大学依然坚韧地在烽火硝烟中成长壮大。1939年9月,蒋介石在重庆召见萨本栋,指出厦大“现为东南唯一国立学府,政府属望甚厚”。同年12月,教育部吴俊升司长致函萨本栋,赞誉厦大“为东南最高学府,逼近战区,仍能处以镇静,弦诵不绝,益见硕划荩筹,深为当局嘉许”。教育部部长陈立夫也以“厦大困处长汀,辛苦奋斗,校务蒸蒸日上”而“尤深嘉慰”。1940年 12月,《申报》特别刊登了一篇《萨校长谈厦门大学近况》的报道,萨本栋说,厦大“目前所堪告慰者,一为一贯之纯良学风始终精进,更较抗战前浓厚 ;一为各种设备,凡最低限度之必须者,皆足敷应用,尤以一百二十余种之西文杂志,始终能源源寄到,供诸参考浏览,此恐为内地任何大学所不及”。

萨本栋与数理学会师生合影

1940年和1941年, 教育部为考验全国高校大学生程度,提高学术研究风气,连续举办两届全国专科以上学校学生学业竞赛。在这两次学业竞赛中,厦大均获得全国第一名, “消息传出后,士林为之震惊。盖全国著名学府,比比皆是,想不到僻处福建边陲的厦门大学,实力竟如此雄厚”。当时连续两届作为厦大学生代表参赛的林绍贤这样说 :“其实母校所以有如此辉煌表现并非侥幸得来,因为 :第一,母校图书仪器之疏迁,由于当时总务长策划得宜,保持得相当完整,尤其图书馆藏书的丰富,更非疏迁西南各大学所能望其项背。第二,因为母校环境良好,生活安定,苦读精研,蔚为一时风气。第三,母校校长萨本栋博士鞠躬尽瘁的办学精神及他言传身教的影响。”萨本栋就这样把战火转化为对厦大的磨

炼与洗礼,顽强地将厦大带上了“南强”高地。因此,厦大师生们常说,萨本栋之于厦门大学,正如梅贻琦之于清华大学。

到1943年,厦门大学已经成为“加尔各答以东最完善的大学”,但刚刚进入不惑之年的萨本栋却老了。当萨本栋带着厦大师生在战火中、在山坳里做足了陈嘉庚建设“南方之强”的蓝图后,朋友们看到他已经“面色苍白,弯腰驼背,拄着拐杖”。艰巨的工作与艰苦的物质条件让他患上了严重的胃病,山城的自然与现实条件让这位兼为网球运动员的科学家患上了关节炎,校医不得不给自己的校长做了一件铁衫,用它来撑着腰部,支撑他坚持上课工作。

曾在中文系任教的施蛰存回忆萨本栋 :“平时看到他总是布衣中山装,脚穿球鞋,像校工一样在校内奔忙,称得上‘呕心沥血’……没有电力,到了晚上只能用青油灯,极为不便。萨校长亲自动手把学校配给他的小汽车上的发动机拆下来,改装成照明发电机,带领几位教师排电线、装电源,终于使校舍有了电灯。而他要外出办事就搭乘长途汽车。在最困难时,萨校长千方百计为全校师生改善伙食。”(沈建中《遗留韵事 :施蛰存游踪》)

1944年春天,美国国务院向萨本栋发出邀请,请这位了不起的校长、物理与机电工程学家赴美讲学。这时,离萨本栋原先与教育部约定的担任校长两年的时间,已经超出了整整五年。萨本栋觉得,已经不必再像战争刚爆发时那样“事无大小,都要亲为或与闻”了,遂决定出国讲学,也一并休养身体。

厦大思明校区萨本栋像

5月23日,天刚破晓,厦大校门口已经聚集起八百多名师生。当接送萨校长的汽车开动时,“自强,自强,学海何洋洋”的厦大校歌在崇山峻岭中豪迈地响起,三位女生将一面绣着“止于至善”校训的蓝绸小校旗和两束美丽的鲜花敬献给了萨校长夫妇。

由于健康原因,萨本栋三次向教育部请辞厦大校长职务。厦大师生知道后,立即飞电萨校长及国民政府,请教育部“万勿准予辞职”,但萨本栋的决心已难改变,辞呈于1945年获准。这年9月,萨本栋取道英国作短暂讲学后回国,改任中央研究院总干事,兼任物理研究所所长。

1949年1月,萨本栋因胃癌错过治疗时间,不幸与世长辞,终年47岁。他在遗嘱中交代,希望自己的骨灰分作三份,献给清华大学、厦门大学和中央研究院。但在厦大强烈要求下,经萨夫人黄淑慎同意,萨本栋的骨灰全部安葬在厦大校园内。

萨本栋的清华校友、厦大中文系教授郑朝宗撰写墓志铭,称萨校长治校“成绩斐然,众口交赞”,赞誉其“舍身治校”,承继陈嘉庚先生的“毁家兴学”精神,两者“真可谓珠联璧合,炳耀千秋”。

厦大学生演出《长汀往事》

Copyright © 厦门大学萨本栋微米纳米科学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