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5日上午,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李立峰教授应邀做客我院专题讲座,在思明校区亦玄馆作题为“多层介质膜光栅获取高衍射效率的物理机制(Physical mechanism of MLDGs to achieve 100% diffraction efficiency)”的精彩报告。讲座由萨本栋微米纳米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洪明辉教授主持,部分师生到场聆听。
讲座开始,洪明辉院长对李立峰教授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并向在场师生简要介绍了李教授的学术成就和各项荣誉。
讲座中,李教授介绍了他近期的一项光栅理论研究成果,即多层介质膜光栅的半解析模型以及根据该模型揭示的多层介质膜光栅获得高衍射效率的物理机制。
提问环节,李教授与在场师生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大家积极提问,李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在场师生受益匪浅。
讲座结束后,洪明辉院长代表萨本栋微米纳米科学技术研究院为李教授献上鲜花并合影。
下午,李立峰教授针对关键尺寸测量项目开展讨论,根据自己过去的研究工作讲解被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芯片OCD测量中的FMM算法。
随后李立峰教授还参观了校史馆、智能制造——5G工业互联网+AI质检平台、以及开展的实验项目,并对相关实验搭建、仿真模拟给与指导。
【人物名片】
李立峰教授,国际知名光栅理论专家,1981年5月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毕业,同年8月赴美国留学(CUSPEA),1983年和1988年分别获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物理学硕士和光学博士学位。1988年至2000年在亚利桑那大学光学中心工作。2000年回国并在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任教授至今,2010-2012年任美国光学学会期刊(JOSA A)“衍射与光栅”分栏编辑。
李立峰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是衍射光栅的电磁场理论和数值计算方法,包括模态法、坐标变换法、Rayleigh法、积分法、和微分法,特别注重光栅的快速数值计算方法。李教授对积分、经典模式、Fourier模式、和坐标变换等光栅计算方法进行了扩展和改进,在光栅数值计算中倡导并推广了S矩阵算法,解决了曾困扰一些光栅解法近20年的数值不稳定性问题,并创立了周期函数乘积的Fourier因式分解理论,这一理论的应用使许多光栅计算方法的收敛速度提高了若干个数量级。李教授获得了多项荣誉,包括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0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1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2014年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