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关键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6-04-30     字号: [小] [中] [大]

  “看病难、看病贵”是长期以来我国主要的社会问题之一。“辛辛苦苦三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等流行段子都是一段时间内我国医疗体制弊端的体现。1994年,国务院决定在江苏镇江、江西九江进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试点,由此揭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序幕。2009年《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新一轮的医改拉开序幕。7年来,我国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基本药物制度、医保药品目录制度相继建立和完善,药品流通管理体系日趋完善;第二,建立健全卫生应急、食品安全风险防范机制,建立突发卫生事件应对体系,公共卫生制度更加健全;第三,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基本实现全覆盖,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升。

由此可以看到,目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是在药品领域和医疗保障制度等方面取得突破,而医疗体制的供给方,即医疗服务改革进程还有待进一步推进。2009年以来,国家多次发文,推动医疗服务体制改革。公立医院改革(2011)、社会资本办医(2010、2015)、分级诊疗(2015)、医生多点职业(2014、2015)等医疗服务改革将是未来几年内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心。

解决人民的看病问题,保障民众的身体健康是现代政府的一项基本的公共职能。市场经济环境下,医疗服务改革的核心是医疗服务资源能够得到有效配置。具体来说,首先,医疗服务的供给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总量上的需求,其次,通过资源配置优化,满足不同层级、不同支付能力水平的医疗服务需求。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需求的能力”,医疗服务质量,就是社会提供的医疗服务能够满足群众的需求。当下,缓解我国医患关系、推进医疗体制改革的关键就是提升整体医疗服务质量,那么,如何优化医疗服务中的资源配置,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我国医疗服务资源扭曲的主要表现是,三级甲等医院的诊疗压力超标,出现“一号难求”,等待就诊时间长;医生每天的就诊量过多,门诊质量下降。针对医疗资源错配问题,国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对患者就诊进行指引和疏散。首先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制度,最基层的乡镇卫生院的报销比例最高,随着医院级别的增加,报销比例依次降低,这是通过实际利益对农民就诊的有效指引,努力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其次是分级诊疗制度。2015年9月,《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出台,确立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的分级诊疗制度。鼓励并逐步规范常见病、多发病患者首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对于超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和服务能力的疾病,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患者提供转诊服务,进一步规范了不同级别、不同种类医疗机构之间的转诊程序。

总体来说,这两种制度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环节医疗资源错配的现状,缓解三甲医院的就诊压力,增加基层医疗机构的就诊量。但是,从患者就诊选择的角度来看,相比医院的硬件设施,他们可能更加关注的是医生的水平和就诊质量。另一方面,医院的硬件设备和就诊环境可以通过资金投入等方式得到解决,但是从医疗资源体系的总量来看,医生这一核心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甚至是唯一性)。因此,医生是整个医疗服务体制的核心要素,医生资源的配置方式对整个医疗服务体系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当下,我国医生这个核心的医疗服务资源是几乎没有流动性的,医生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调动,医生资源没有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将我国公立医院与美国医院的收入结构作对比可以发现,我国公立医院的收入中,药品收入占40%,服务收入占49%,政府补助占9%,而美国医院的服务收入占63%,药品收入只占12%,政府补助占25%(数据来源:卫生统计年鉴,中信证券研究部)。因此,通过医生自由执业,实现医生资源在不同医疗主体之间的流动,可以使医生的核心能力有价值变现的可能。与传统的体制内、编制内坐诊相比,医生自主执业可以提升其主观积极性,提升整体医疗服务质量。20151月,《关于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出台,指出要推动医师的合理流动,规范医师多点执业。医生多点执业的施行,对传统医生的解放,通过市场化资源配置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是我国医疗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一环,我们也期待这种市场化改革能为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现状和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提供更好的思路。

凡本网编辑上传的文章内容(注明转载文章除外),均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需转发本网文章,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关闭
网站访问总量: 363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