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唯一要做的应就是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而不是执行所谓的“一企一策”,为某些企业提供相对其他企业来说不公平的政策优惠]
我们说,一个企业当然不只是靠企业家一个人就能做强做大。当然,很多时候,企业家是一个企业的精神领袖和灵魂,一个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与企业家的能力有关。也正因如此,可以说我国经济发展如何取决于企业家的能力。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很多企业家似乎很少在企业内部待着,他们的主要工作时间都花在企业之外。干什么呢?通俗地说,就是跑关系。这些企业家认为,企业本身经营得如何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要看这个企业家能在企业之外搞定多少关系。导致这种非常怪异的经营乱象的原因有很多,当然可以责怪这些企业家不务正业、没有将主要精力放在搞好企业经营上,但我们要说,这些企业家是一个个理性的经济人,他们如此煞费苦心地出去跑关系,并以此来推动企业的发展,那也就一定有它的道理。
这个道理就在于,我们的政府在某些方面的确有对企业的经营管得太多的地方,而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们的政府又对企业可谓是爱护得太多、宠得太多。我们都知道,溺爱之下是很难出人才的,对于企业的管理也是一样,一个被政府宠爱有加的企业,很难成为一个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的企业。试想一下,那些常常被补贴、被退税和被优惠政策宠爱得无以复加的企业家,哪里还有心思去认真做好经营呢?
政府给予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以家长式的照顾,这是我们在计划经济时期就有并被保留了下来的传统。近些年来,由于中央政府推出了若干举措以加强和推动企业的创新行动,很多地方政府有较为强烈的动机来为当地企业提供更多的家长式照顾,比如创新补贴、税收减免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这种做法能提升企业绩效、刺激企业家创新精神,但政府对企业的过度保护所带来的问题,同样也是非常明显的。
基于国家与企业的这种关系,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亚诺什·科尔内提出了“软预算约束”的概念,并将这种关系称为“父爱主义”。他认为,国家对企业的保护和企业对国家的依赖,是造成软预算约束的重要原因。因为,政府对国有企业的预算没有一个定额,经常根据企业的需要而做出调整,这就使得国有企业可以从国家那里源源不断地获得新的财政支持,但经济收益却没有硬的约束。
可能有人会提出疑问,国有企业和政府的关系很近,但那些私营企业具有相对硬的预算约束,政府的父爱主义关怀对他们会产生同样的影响吗?我们通过研究发现,政府的父爱主义对这类企业家同样会产生负面影响,由于企业对制度的依赖性不断增强,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导致这些私营企业的创新能力低下的重要原因。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那就是我们的政府当下最应该做的,应是逐渐终止对企业的一系列父爱式关怀。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政府要与企业划清界限,不再产生任何关系,而是要尽力使我们的企业家将注意力回归到企业内部,集中放在如何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上,而不是一味依赖制度来实现利润。
对于企业家的管理,我们既不能管得太死,也不能“宠”得太多。政府唯一要做的应就是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而不是执行所谓的“一企一策”,为某些企业提供相对其他企业来说不公平的政策优惠。实际上,这不是政府在鼓励企业发展,而是在误导企业家做出错误的行为。试想一下,一个只能靠政府的优惠政策生存下去的企业,它还会形成强有力的企业家精神吗?如果我们的政府再对企业一味“宠”下去,那么,即使当下还具有能力的企业家,恐怕长此以往也将被“跑关系、跑优惠政策”的思想所套牢。实际上,提供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才能激励企业家精神,才能培育企业家的能力。
(作者系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
原文摘自2016年10月13日《第一财经日报》“虹观质量”专栏 http://www.p5w.net/news/xwpl/201610/t20161013_16029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