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谈到如何解决犯罪猖獗的问题,就会出现“乱世须用重典”的讨论。尤其在质量安全事件频发的今天,通过“重典”成为民众呼声特别高的治理质量安全风险的策略之一。治理质量安全乱象的“重典”,一则反映在对已经发生的质量安全肇事者进行严厉的处罚,从而对其他质量提供者形成威慑;二则是对风险高发或民众关心的领域,不断提高政府标准,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质量安全的发生。
这么说起来,用“高标准”这样的“重典”好像就能治理好质量安全问题。但问题来了,人类认知范围是有穷尽的,不可能对所有可能的质量安全风险都能事前预知。如果用了“重典”却仍发生了质量安全事件,就不是政府用“高标准”下大力气能够解决的问题了。
实际上,很多时候是民意推动政府施以“重典”。最典型的就是电梯的质量安全事件。由于几乎每个人无论是在自家住宅,还是乘坐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以及在商务场所,或者是购物中心,都会乘坐各式电梯。所以对于这类频繁使用的民生类设备,一旦发生质量安全事件,就会人心惶惶。尤其是在几起幼儿老人有关的电梯惨案发生后,人们普遍对电梯的诟病多多,因此推动相应的标准提高的呼声很高。类此的还有食品药品领域,因为人们对质量普遍的不安全感,所以国家成立了专门机构进行监管。政府甚至对乳制品生产商的规模、奶源地等微观层面进行具体的规定。
且不论政策内容是否合理,假设这些迎合民意的政策无论出发点还是内容完全是科学合理的情况下,政策的效果如何最终还是得看政策能否能得以有效实施,实施成本和效益如何。标准说到底,是要对贸易秩序进行规范。如果政府对该行业准入门槛设置的过高,要么几乎无企业可以进入市场,要么因为过高的价格无人买单而导致市场萎缩乃至消失。所以制定反映民意的标准本意是好的,用高标准约束企业行为的本意也是好的。但政策没有效率,就会连公平也无法实现。以欧盟和非洲之间交易的农产品和食品涉及的黄曲霉素标准为例,在欧盟提高该项标准后,减少了近7000万美元的贸易量。相应的,更严格的标准所带来的全社会增益是,使得人们因黄曲霉素吸收过多而死亡的健康风险每年减少了0.0014%。当然我们说,减少每百万人之一的患病率很重要,但要达到这样结果我们付出的成本又是多少呢?民众并不会去专业的计算每项政策成本收益,也不会去判断政策的实施难度,但民众是难以接受政策难以实施或者实施后降低全社会经济增速的结果。
如此说来,我们就不需要更高的标准了吗?这句话其实应该换过来说,我们必须靠政府供给更高的标准码?政府本身就不是行业技术专家,也不在生产经营一线,对消费者的质量需求并没有专业的了解,也难以承担创新所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所以政府完全不是高标准的合格供给主体。不断提高标准以促进质量水平的提高,是市场和社会主体大展身手之处。鼓励市场和社会主体供给由社会自由选择的团体标准,实际上是创造性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方法。为了获得更多的市场认可,民间会生发更多力量满足消费者需求,在符合基础通用标准的前提下,不断进行质量创新,届时相比质量创新更基本的质量安全问题就不再是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