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底,国际移动通信标准化组织3GPP工作组在韩国釜山刚刚召开5G第一阶段标准制定的最后一场会议,预计6月份5G第一阶段国际标准即将出炉。有关5G标准,目前国内讨论最多的是——中国主导了5G的国际标准吗?在5G国际标准上,中国到底是什么地位?拥有多大的话语权?
可以说,中国在移动通信领域经历了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同步发展之后,急切希望在5G时代成为领跑者。5G非独立组网标准是于2016年由华为等中国通信企业力推的Polar码,成为控制信道编码。在今年5月底有关5G独立组网标准的会议上,华为力推的Polar码不敌高通的LDPC码。5G非独立组网,就是不是独立组成的5G网络,要和其它东西融合,比如与4G甚至3G共同组网。而5G独立组网,则意味着是完全没有4G,完整建立的5G网络。所以这次的失利,可能影响更为深远。网上各种负面情绪蔓延,甚至出现了联想未投票支持Polar码,导致Polar以微弱劣势不敌LDPC 码的“投票门”事件。让人不禁有疑问:中国在5G标准方面,真的是离成功只差一点点吗?现在的失利,都是因为联想没站对队吗?
我们说,国际标准可不仅仅是会议上的语言交锋,很多时候更重要的是提前布局。高通在2006年以前就开始规划和研发5G网络相关产品。2006年就发布展示了其6GHz以下5G新空口原型,该原型包括基站和用户设备,并能够作为试验平台以验证6GHz以下频段的5G新空口功能。2016年高通更是对外发布了全球首款5G新空口多模调制解调器骁龙X50。通过支持 800MHz 带宽,骁龙X50 5G调制解调器旨在支持最高达每秒5千兆比特的峰值下载速度;相比高通,华为在5G方面的脚步慢得多。2009年,华为方才启动对5G技术的研究和部署。2014年开始,与国内外运营商签订5G合作备忘录。2017年,华为首次完成业界5G小型化终端样机测试。可以说,布局更早,就更容易在这领域先人一步,在国际标准制定上更能掌握话语权。
此外,国际标准的最终选择,不是基于谁的技术更先进,而是谁的方案能够更符合大家的利益,被更多人所接受。LDPC最初由信息论大牛MIT教授Robert Gallager发明,他是通信的祖师爷香农的学生。而Polar码是由上面所提到的Robert Gallager的学生土耳其教授E. Arikan于2008年左右发明,最初只具有理论价值。后polar码的译码算法经由UCSD教授Vardy的突破性改进而开始具有实用价值。可以说,支持LDPC码的远比支持Polar码的更多,看好并全力推行Polar的企业并不多。华为可能有自己对市场的判断,而联想也可能有联想自己的考虑。而且拥有不同专利的企业,在国际标准的谈判过程中,通过减免部分专利授权费进行“拉票”的情形,也并不少见。这也是达成利益一致的一种方式。而且,不管是华为还是高通,对于国际标准到底会采用哪种5G方案,心里都不能百分之百确信。所以华为在LDPC也有一些影响,高通在Polar也有一些影响力,为了避免今后5G国际标准一旦没有选择自己所提案的那种方案,自己的利益损失会尽可能最小化。
所以说,目前这场纷争并不是移动通讯领域,美国VS中国的比赛中,中国队失败这么一个问题。而是即使都是来自中国,不同的通讯企业基于自身的利益,有不同的选择。而被选择更多的那个方案,才会成为国际标准,并被对外发布。这不是基于国籍的选择,更多是基于企业自身利益的选择。这不是基于情感倾向的选择,这是视乎与企业今后依照这个国际标准生产产品,哪种标准会让这个企业获得更多消费者,这种需要真枪实战的问题。
5G国际标准,我们中国企业离成功只差一点点吗?虽然中国从2G到3G、4G以及现在的5G,在国际标准的舞台上分量越来越重。但离掌握国际标准话语权,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我们不止离成功只差一点点而已。差更多的,还不在于技术。差更远的,是在于我们目前对于标准的观念。用利益的角度思考这场标准的博弈,就不会觉得情感上受伤害,理智上感到疑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