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享促进企业业绩的提升
发布时间:2017-10-01     字号: [小] [中] [大]

    前段时间与同事一起做了一个关于知识分享的研究,结果让我觉得稍稍有些意外。在管理学的领域里,知识管理早就不是什么新鲜的概念,不论是企业还是政府,都在不断投入更多的资源进行知识管理,期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提升组织的绩效。知识本是一种很无形的存在,为了方便传播和传承,人们往往想了很多办法将其有形化,比如说以书本、材料、电子文档、培训材料等显性知识的形式而存在。在我的观察中,在我们国内的组织(不管是何种性质的组织)都普遍比较在意显性知识的传播和分享。这种分享的形式多种多样,最常用的就是通过信息系统、纸质材料、书本、培训的形式来体现。然而,能够被有形化的知识就意味着这种知识已经非常成熟,或者比较结构化而易于进行总结和整理。因此,显性知识对于组织而言,其增进组织绩效的作用,或者说是将本组织区别于其他组织的能力则可能非常有限。就好比WIKI百科、百度百科这类汇聚了庞大知识库的应用,虽然将知识固化下来了,但是这些知识对于所有能够接触到互联网的人而言都变成了公知,并未体现知识本身的差异化力量。
    相反,隐性知识对于组织(特别是企业)而言,则是至关重要的。所谓隐性知识,简单说就是所有无法被编辑成文的知识,通常存在于拥有这种知识的人的脑袋里,只有这个人愿意分享了,这种知识才可能被其他人所了解。因此,对于隐性知识的分享而言,面对面的交流和讨论则显得格外的重要,因为只有与拥有某种知识的人进行交流,才有可能参与到分享当中。为了促进知识的分享,特别是让企业能够有更多获得知识、提升绩效的机会,政府常常会想方设法的举办各类研讨会、座谈会,或是设立某些专门的项目来促进企业间的交流。然而我们研究的数据结果却表明,盲目的扩大知识分享的范围,对企业绩效的作用并不那么好。相反,在企业内部加大知识交流的频率,特别是跨部门的交流与讨论,却能产生更好的绩效。对于大企业或是高科技企业而言,这可能并不是什么难事,因为它们往往都有长期、更多的知识积累,也有能力雇佣更有能力(也就是拥有更多知识)的人。而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在自身已有的知识上挖掘潜力,可能比盲目的追求大量的外部知识交流显得更有效率。很多中小企业也许会觉得自身实力还不够强,那么一定要更多的借助外脑、听别人怎么说,但事实上最了解这家企业的还是自己的员工。加大企业内部知识分享,灵活采用正式、非正式的交流机制,对于资源、资金都存在较大约束的中小企业而言,是一条更佳可行的、节约的促进绩效的方式。

 


凡本网编辑上传的文章内容(注明转载文章除外),均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需转发本网文章,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关闭
网站访问总量: 3629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