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导致企业创新能力下降?
发布时间:2016-04-15     字号: [小] [中] [大]

    近年来,我国企业不仅创新能力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在创新的效率上也存在诸多的危机。产生这一现状的原因很多,但有一个原因可以并未得到重视,那就是来自于企业对我国制度环境的过度依赖。
    从国家到地方的各级政府,近年来设立了多种补贴和税收减免的政策,以支持和促进企业的创新与发展,包括高新技术企业补贴、新能源补贴、环保项目补贴等。这些补贴政策的初衷,是希望企业能够通过政府资金的支持来提高创新能力,但获得政府补贴的企业分布表明,成立时间越长的企业越有机会获得政府的补贴,而这一结果与企业的创新投入与产出是非常不符的。同时,大型企业的研发强度和产品更新周期,都显示出低于中型企业的创新能力,但大企业最有机会获得政府的补贴。企业并没有因为政府的补贴而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与产出,而是利用补贴来覆盖成本提高盈利,并没有达到政府补贴最初的目的。
    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一直实行着出口导向政策,包括出口退税、外汇贬值、对FDI的优惠政策等。在改革开放的初期,这些政策为我国的经济增长创造了巨大的红利,而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这一政策对企业创新的边际收益则显得越来越小。从企业家年龄的维度来看,40年代和50年代的企业家当中,绝大部分企业家创办的是外资企业,绝大部分企业的产品出口,随后这一数字逐渐降低,80年代的企业家只有极小部分为外资企业。这表明,改革开放初期的企业家大多从创办企业之初,就是利用政府的出口导向政策来获得企业的利益,而不是通过企业内生的创新来获得。对这种“快钱”的依赖,使得企业长期以来缺乏自主创新的能力,一旦制度环境发生变化则很难适应,导致出现创新能力与效率的不足。
    劳动力与土地,是企业生产经营中除资金之外最重要的生产要素。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劳动力与土地的价格出现了连年的快速上涨,导致制造业各行业的成本高启。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之下,对企业通过创新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行为提出了迫切的需求。然而,我国内资企业中受过高等教育的员工不足10%,成立时间越长的企业的研发人员收入相较企业中高管的收入越低,表明企业习惯于依赖低劳动力成本的优势来获得收益,而不是创新所创造的财富。同时,成立时间越长的企业拥有自有土地的比例越高,但这些企业虽然规避了快速上涨的地租成本,但并没有获得比其他企业更高的创新水平。
    可以说,对制度的依赖使企业家不愿意费劲的去从事创新,而是乐意利用制度来进行套利,这对于我国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因此,尽快退出相应的保护性制度,才能更加有效的支撑我国企业的创新与发展。


 

 

凡本网编辑上传的文章内容(注明转载文章除外),均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需转发本网文章,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关闭
网站访问总量: 3630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