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与全国质监系统执法打假干部培训班的交流座谈会上,气氛极为热烈,学员们对于质监执法问题发表了很多看法和见解。真所谓“实践出真知”,从这些一线工作者身上我再一次了解到了我国质监工作的真实图景。学员反映出来的问题很多,而让我印象最为深刻是,当前我国质监部门执法存在两个基本困境:一是在该作为的领域无法充分作为;二是在不该作为的领域过度作为。这两个问题分别由两位学员提出并强调。之所以无法充分作为,是因为质监部门的执法权受到地方政府约束,把质监执法当成阻碍当地经济发展的绊脚石,甚至有个别学员坦言,在进驻重点企业执法时需要政府领导的“路条”;而之所以出现作为不当是质监部门,特别是执法部门要为生存而执法,由于没有经费保障,人员工资都成问题,另一方面也要完成名目繁多的检查任务,执法检查的目的和性质被严重扭曲。
这反映了当前质量监督部门的一组基本矛盾:该做的事情不能做好,不该做的事情又往往不得不做。这一现象的背后是制度设计的问题,看似非常复杂,但笔者认为其背后根本的问题是质量监督部门地位不独立,“权”与“责”不对称。质量在人们生活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都是一个非常严肃的事情,可是一些正常的执法工作却常常受到来自地方政府部门的干扰,看起来是一个保护地方经济发展的行为,但实际上可能在纵容大企业的质量违法,质监部门没有被赋予独立的行政权力,对质量违法行为没有一定的惩戒,质量就根本无从谈起。另一方面,质监执法给人带来了太多的负面影响,随意的罚款等,广遭诟病,但其背后的根本原因是质监部门没有独立性,没有自己思考和行为的能力,该处罚的不能罚,而为了生存只能拿“弱势群体”开刀。
任何机构和个人的行为都是在一定约束条件下按某种目的来进行,我国当前体制下多重目标在一起,把经济增长与质量安全目标放在一起,二者并不是完全不相容的,但是在短期内出现矛盾是必然的,特别是存在寻租空间的时候,质量安全往往成为“经济增长”的牺牲品。国外的成功经验表明,质量监管部门无论在行政还是执法上面都是相对独立于政府其他部门的,质量监管只要对本地区的质量安全状况负责,而不服从于其他的目标(如就业、经济增长等),我国目前质量监管的体制一个基本的问题就在于将质量安全与质量监管目标置于经济增长目标之下,在两者发生矛盾时只能服务于经济增长目标,这就导致了质监执法需向地方政府要“路条”的怪象。
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质量领域的问题日益敏感,不断触动着社会的神经,因此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质量强省(市)”的浪潮,我们看到“质量强市”的领导小组阵容强大,由地方党委政府联合质监、发改、环保、工商等部门开展,相应地也有了种类繁多的评价地方质量状况的指标,如质量竞争力,质量发展指数等。然而纵观这些工作实践和评价体系,我们发现有一个基本的问题是没有解决的,那就是关于质量监督的制度建设。质量作为一种发展战略得到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当然是一件好事情,但是如果在具体的工作机制上,不能解决质监部门的地位问题,特别是质监执法问题上,若质监部门没有相对独立性,我国的质量问题仍然可能沉苛难消。在质量发展评价中,我们应更重视质量的制度环境建设,质监部门的独立性有多大,执法过程中所受到的干扰多大等等,而不能只看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状况,制度环境建设对于我国质量安全与质量发展更为重要。
人们主观上要求质量部门要公正执法,但是客观上我国目前还相当缺乏这样的制度环境,约束和激励的框架也存在问题,最后的结果必然是事与愿违。当前制度缺陷极为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质监部门是附属于地方政府部门,质监只需要对地方政府负责,而地方政府面对多重目标往往无法保证对于质量安全的足够重视,在出现质量事故以后,被追责的又主要的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权与责极不对称,目前中国质量领域的一些乱象和怪象大多可以由这一原因来解释。如果赋予质监部门较大的独立性,其工作只要服务于地区质量安全,其监督主要由质量安全的直接利益相关方——社会大众来执行,给质监管理部门一个清晰的目标定位,让其超脱于地方政府的行政干扰,这样才能真正迎来质量安全改善的春天。
改革和优化质监体制已成为必然趋势,然而质监走向何方?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首要问题,笔者认为,质监工作保持其独立性和超脱性是一个基本方向。
当然,需要指出的,这里讨论的质监独立和质监部门本身的工作方法与工作范围是两回事,质监独立也并不是说质监部门不受任何约束,最为重要的是质监的工作应超脱于其他行政部门的干扰,完全地服务于地区质量安全与质量发展。制度建设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不可能一劳永逸,而实践告诉我们加速质监工作的独立应成为制度改革的一个基本方向。
“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当前质量领域出现了很多问题甚至危机,但正是在这个时候也迎来了一个制度大变革大发展的大好时机。若能把握这一时机,有足够的勇气打破牢笼,向前推进,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质量将大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