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打工老板》看中国企业家的忧思
发布时间:2019-09-27     字号: [小] [中] [大]

  近期看了一部小制作的非商业电影《打工老板》,让我久久不能平静,一个问题始终萦绕脑海——中国的企业能够成功转型吗?这部影片对灵魂深处最大的冲击在于,很多中国民营企业家们陷入了迷思,他们可能并不知道如何走出转型的泥潭。

  影片的基本情节是:一位在深圳经营一家中等规模玩具厂的民企老板,在企业濒临破产的时候,突然接到了来自美国某知名玩具品牌的一个大单。老板组织全厂1000多工人加班加点以完成这个订单,但各种麻烦接踵而来:工人因为不满欠薪而闹事、卧底记者发布了企业负面新闻、工人工伤、集体劳动诉讼、胎死腹中的品牌创新计划等等,最终该老板没有完成订单,同时被送上了仲裁被告席,卖房卖车偿还工人工资,一千多工人遣散回家。影片最后一个令人难忘的镜头是,一对在工厂工作20多年的夫妻,拖着大小行李,两眼凝望已经空无一人的工厂,依依不舍。虽然电影的情节多带有艺术性和夸张成分,然而其中反映的问题一点也不夸张。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深思。

  第一,转型中的阵痛是否应该由企业家来承担?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订单越来越少,利润越来越薄,而正是在这个时候,社会保障的欠账重新开始清算,环保要求变得越来越严格,劳工保护越来越突显。当我们开始清算这些欠账的时候,都打着公平正义的旗号,但是大多数人却找错了清算的对象。社会大众的矛头一致地指向民企老板,需要他们按新的成本来支付。然而,回想当初,政府在招商引资时,并没有这么严格的环保、劳工保护、社会保障条件,才有可能投资,为政府创造GDP。很多企业早期之所以能够发展起来,就是以这些模糊的制度实施为前提的。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确实有承担社会责任的义务,但不仅仅是企业,其中政府应该将发展中的积累有相当部分用于公共服务,如土地收益和增值收益,其中有相当部分就应该进入到社会发展的投入。在当前环境下,民营企业就是一个负重前行的运动员,要和国外的没有包袱的企业竞争,其结果可想而知。

  第二,转型升级能否一蹴而就?实际上,很多人对于中国制造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转型升级过于乐观,我们也许只看到了一些明星企业,而大多数企业也许连《打工老板》中的林大为都不如。一方面是背负着大量的历史欠账;另一方面,没有任何创新的空间。不管是技术创新,还是品牌创新,都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特别是风险性资本的投入,已经习惯于没有太大风险的加工贸易企业,当面临这些新的问题,几乎是束手无策。更为严重的问题在于,即便我们有一些有志于创新的企业家,他们在创新的起点上就面临着不公平的环境:没有资金积累、缺乏信贷支持、似乎永远还不清的历史欠账。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要有清醒的认识,中国民营企业的转型升级可能是一个漫长而且充满阵痛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表现为:一批企业家的退出、一些产业的消失、一大批企业的消亡、大量工伤岗位的消失。

  第三,我们到底该如何应对转型阵痛?《打工老板》在最后,老板林大为的一番讲话余音绕梁,颇具深义。中国的民营企业家对经济发展做出重大历史贡献,我们不应该把转型的成本全部转嫁在他们身上。我认为,整个社会应该建立一个包容、开放的制度设计,帮助民营企业家转型升级,同时也是为整个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一是,要有更为包容的政策。合理看待历史欠账,特别是政府要主动承担一部分历史欠账;二是,要构建更好的公共服务。老一代工人面临着人力资本老化问题,要他们接受更高级的工作任务几乎不可能,应该充分考虑他们的历史贡献,解决他们的失业、养老问题,减轻民营企业的社会负担。三是,要有更为公平的竞争环境。特别是在执法监管、信贷、创新政策等方面,给民营企业更多的关心,他们在竞争中是弱势群体,如果在他们面临困难的时候,“墙倒众人推”,真正受害的不仅仅是民企老板,还有千千万万的打工者。

  从长远来看,我们当然要升级到更高端的产业,但是当前无论是从人力资本条件,还是技术发展水平,我们都还有相当的距离。在这个过程中,如果通过狂风骤雨式的方法去套“转型升级”的做法,让一批民营企业失去生存的空间,并不能真正地实现转型升级目标。我们还是要开放、包容、审慎,共同帮助民营企业渡过难关。


凡本网编辑上传的文章内容(注明转载文章除外),均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需转发本网文章,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关闭
网站访问总量: 3629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