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能效悖论”的一些观察
发布时间:2019-03-31     字号: [小] [中] [大]

    企业作为理性经济人具有天然的逐利性,但是中国企业却不太重视“能源管理”这种具有持续性降低能源成本的行为,这一直让我觉得不好理解,为清楚地弄清楚这一问题,通过几天的实地调研与企业家的访谈,得到的结论也许会对这一复杂的问题有一定的解释力。

    对未来市场预期的不确定导致中小企业缺乏动力推进企业能效提升。虽然“能源管理”作为企业的软投入,但是其基础的能源计量与监测等设施还是需要一定的投入的。由于企业本身对未来的预期缺乏稳定的预期,导致企业理性的选择就是按照目前状态进行生产,对于“能源管理”这种时间较久才能见效的投入,当然不会引起企业的关注。甚至有些中小企业存在能生产一天是一天的理念,这时候企业再谈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也就显得不太现实了。

    更注重市场销售与开拓导致国有企业不重视企业能效提升。由于国有企业的性质,其主要领导更关注企业的销售收入,而非企业的利润。因为企业的销售收入的多与少将于企业领导的政治升迁存在必然的联系,而是否产生利润,并不是国有企业首先关注的问题。只要销售收入上去,那么一个地区的GDP也就上去了,不仅企业领导会得到政治资本,地方领导也会达到政治资本,所以对于通过“能源管理”提高能效这种利润导向的措施,在国有企业中也就显得不那么重要。即使建立的能源管理体系,我们发现其作用也是有限的。这种非利润导向的国有企业治理模式必然导致企业不会关注更为确定的内部挖潜,而更关注不确定性的市场开拓。

    诚信缺位导致企业对节能服务缺乏信任。在取得4家企业月度电费清算单的情况下,经过初步的核算,发现4家企业都存在“大马拉小车”的情况,有一家企业即使全年不停歇地生产,其变压器的利用率也仅为30%。我当场指出企业可以通过更换成较小的变压器从而节约一部分电费,但是综合管理人员表示不相信,认为企业不可能犯这种低级的错误。我带着这种问题电话咨询了两家能源服务公司,公司的老总的回答是“诚信”问题,虽然这不是高科技,但是由于合同能源管理刚刚进入中国时,出现了一批失信的公司,导致现在企业听到能源服务普遍认为不可信。

    缺乏底层员工的激励导致员工没有节能意识。在调研的几家企业中,仅有一家企业年终设置了节能奖,但是对一线员工最高的奖励仅为200元。这很难想象,200元能产生什么激励。甚至在一家较大的企业,由于与电工较熟悉,他直言不讳的谈到,节能了只会增加其工作量,但是并不会给其带来额外的收入,甚至可能带来一定的用电风险。由于节能而带来的成本节约,却也并不会奖励我,但是如果由于你搞节能带来生产的稳定问题,那责任就要你负责。在这种权责不等的情况下,也就没有动力去做“能源管理”这种出力不讨好的事情了。



凡本网编辑上传的文章内容(注明转载文章除外),均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需转发本网文章,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关闭
网站访问总量: 3629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