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近年来工程实践教学集粹
1.工作思路
工程实践教学工作的核心是结合理论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紧扣人才培养方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强化“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工程教育理念,积极开展教学改革。通过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和融合创新能力强的工程技术人才。
2.基本做法
(1)践行“OBE”工程教育理念,着力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
践行“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工程教育理念,推动金工实习教学由“学习工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转变思想作风”向现代工程训练的“学习工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增强工程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演变,逐步构建工程实践教学新模式。实训过程注重培养学生技术融合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多学科领悟力、多空间构造力、超时空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力等,使人才培养更加契合新质生产力和未来产业发展需求。
(2)搭建多层次实践教学平台,不断提升资源保障
通过引进、自我开发、产学研协同育人等多种途径充实仪器设备设施,完善“工程技术基础”、“工程技术”和“工程创新”等训练平台。并通过开放管理提供自主创新实践的空间和环境。近年来,实践实训设备和教学环境得到极大改善,2021年占地面积9600平方米的宜宾校区工程实践中心建成投入使用,新增设备956万,其中先进加工设备690万;工程训练教学环节新增激光雕刻、金属激光切割、快速成型、机器人技术等到先进制造技术内容。
(3)积极开展教学体系、内容、方式、质量监控等改革,不断提升工程实践效果
加强专业特色、先进制造技术、创新训练、工匠精神课程思政内容,丰富工程训练教学体系、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等。在学校质量监控体系基础上,组建部门教学督导专家组,开展教学督导工作机制探索与实践;实施教职工技能提升工程,完善部门奖励绩效分配机制、质量工程绩效工资实施细则等;开展学生评教等,达到以评促改,不断改善教学质量。
(4)不断提升安全防范意识,筑牢安全底线
中心始终以“归零”心态持续抓好安全工作,构筑三级安全管理、责任体系,筑牢安全底线。工程实践安全观的核心在于强调安全意识、规范操作和应急处理能力的重要性。通过持续开展消防宣传月活动、安全生产检查、安全知识培训、专题座谈会等多种途径,持续提升中心全体成员的安全生产意识,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通过实践准入理论安全考试、安全培训、设备操作安全讲解等系统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升工程实践中的安全意识。以多年来零安全事故的良好成绩保障了实践教学工作的平稳有序开展。
3.主要成绩
(1)传统“金工实习”到“工程实训”教育教学理念转变
结合各专业特点的需求,开拓从传统加工--先进制造--创新训练三位一体的实训教学构架,并建立工程认知--工程技术--工程创新的进阶型工程实训教学体系。推动人才培养范式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教学理念由“金工实习”到“工程实训”转变,并将大国工匠精神,三线精神和652精神的特色思政内容融入实训实践教学。
(2)构建融合“金工实习”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
① 构建了新的教学体系。按照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包括“工程认知”、“工程技术基础”、“工程技术”和“工程创新”工程实训体系,以及A、B、C、D类模块化教学方案。新开设现代工业制造技术导论课程,通过讲课、虚拟仿真、现场参观等手段、方法实施教学。开设彭䶮教授主讲系列讲座《如何锤炼工匠精神》,引入“大国工匠”学习,实施课程思政。
②丰富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2022年按照基础类、拓展类模块化实训的思维,形成了专业特点的六种教学大纲。2023年按照专业类别、基础类、先进制造类等模块,形成了七种教学大纲(项目、项目内容及时间差异化)。
(3)校企协同建立先进制造工程实践资源平台
校企协同打造激光雕刻、快速成型(3D)、机器人技术等先进制造实践平台设备设施。重组资源创建机械创新专修室、科创实训室、智能物流和机器人创新训练室、无人机训练平台等。实行全天候开放式管理,服务全校学生课外创新活动。
(4)人才培养更加契合新质生产力和未来产业发展需要
坚持将课程教学与创新竞赛相融合,通过“知识过程,课内外过程,竞赛指导,考核过程”四个环节,赛教资源相融合、赛教过程相融合、赛教评价相融合、赛教能力相融合的“以赛促教、赛教融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近年来,学生参加全国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并获奖100余项。发表论文7篇,获授权专利9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