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由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思想史研究委员会联合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共同举办的,以“重构媒介:传播研究的媒介化转向”为主题的2020学术年会,在我校隆重举行。其中,分论坛三以“媒介化传播的时空、身体与范式转型”为主题,在长安校区教育博物馆附楼三层会议室s314顺利开展。此次分论坛分为上下两场,分别由浙江传媒学院互联网与社会研究院院长、研究员方兴东,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李欣担任评议人,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王颖吉教授主持会议。
王颖吉教授
首先发言的是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严功军,他聚焦于教育媒介化现象,在论述媒介化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教育媒介化”这一概念,并运用该概念论述教育媒介化“从学堂到云课堂”历程中不同的历史作用路径。他认为媒介在教育领域中以不同的方式经历了从“中介化”的物质教育媒介与数字教学实践到“媒介化”云课堂情境的历史脉络变迁,批判性反思了教育媒介化的影响。
时间观念的转变与媒介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人类的时间观念也经由“自然时间”、“钟表时间”的发展阶段转变为“媒介时间”。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连水兴梳理说明了“媒介时间”研究的哲学视角转换,以及诸多学者将此诊断为“时间加速”而引发的时间危机,并阐释了韩裔德籍哲学家韩炳哲关于这一命题的研究。韩炳哲认为后现代社会时间并不是在加速,而是时间由于缺乏叙事重力和意义走向消散,成为一种不良时间,我们所感知到的时间加速只是时间消散的症候之一。针对这种性质的时间危机,韩炳哲指出要通过恢复人的凝思能力从而打开生命时间新的可能性。
接下来,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张军芳作了以“媒介与人类心灵——齐美尔城市传播思想辨析”为题的报告。新的媒介技术总是将我们带入一个新世界。新世界之新不仅在于新的媒介内容,还在于媒介使用者在与媒介遭遇后培育出的新感知、新情绪与新意识。通过分析城市与城市人的感官、心灵,辨析齐美尔探讨城市与人类心灵与意识间关联的思想,张教授认为作为媒介的城市生产了合乎它自身特性人的意识与心灵,是为人类心灵提供栖居地的可能性环境。
关注于人们的健康问题与运动习惯,山东财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张瑞瑶以运动 APP 的使用者为研究对象,从运动 APP 的使用效果切入,通过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法,以中介化传播为理论框架,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对运动 APP 使用行为和规律运动行为动机分类,说明了运动 APP 的使用行为和规律运动行为的产生、维持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从劝服传播的视角解释了运动 APP 的使用对规律运动行为动机的影响和转变作用。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艺术与数字媒体学院讲师付玉以身体概念为切点,结合史料及代表性文本,分析讨论了晚清在华医学传教士宗教观念的世俗化传播。医学传教是晚清基督教在华传播的一种重要手段,其以身体为中介,利用生物学的物理治疗手段、医疗公共空间对身体的管理、西医学与宗教教育融合等手段形成了一整套世俗化的身体控制体系。借助传教士之手,病人身体完成从肉体治疗到上帝之爱的意义转译。然而,这种身体的转译机制在传统儒释道为一体的传统文化中却遭到反向消解,普通民众对以身体为中介的医学传教进行了污名化处理,上帝之爱的意义于此被转译,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医学传教的效果。
方兴东研究员
评议人方兴东研究员对以上每位老师的发言分别进行了点评,他认为每个研究话题都较为新颖,切合现实,建议理论研究的文献综述更为细致,给予独到见解,而实证研究应更为深入,加入数据研究等。同时,研究者在选取独特视角时应注重各元素的关联性,及逻辑的紧密性。
会议现场
下半场首先发言的是浙江传媒学院互联网与社会研究院院长方兴东,他作了以“数字时代以人为本的传播范式与学科新的想象”为主题的报告,深入数字传播范式的要素与要素之间的关系,讨论了媒介融合、技术传播、公共数据、平台治理等话题,对信息传播的构成、传播的主体、内容、速度、 受众和效果等要素的根本性变化,以及科学理论、基础原理、基本技术、核心应用以及传播机制等层层推进的传播发展与变革进程进行了深度剖析。
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生薛毅帆从质疑当前对党报传播活动若干批评的合理性出发,结合对党报与党报活动的定性,认为党报活动更主要地是属于一种组织传播活动,而非大众传播活动,并提出“组织新闻传播学”这一概念,将党报理论视为一种原生于党报自身实践的组织新闻传播学理论成果,及分析与评判党报活动的知识框架。在此框架下,当前党报传播活动所面临的根本问题,是交往属性的弱化。遵循“全党办报群众办报”路线,则是重新激活党报的交往属性的方法论。
目前,基于移动直播在传播过程中所拥有的用户基础广泛、直播设备便捷、直播成本相对较低以及其拥有极强的互动性和社交性等优势,让人们正加速进入一个全新的“视频社会化时代”。基于该现象,西安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展威震从唐·伊德提出的“人—技”四种关系的角度探析移动直播现象,思考分析了四种人技关系对于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的启示意义。
最后一位发言的是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研究员杨馨,她分析阐释了传播政治经济学在当代面临着严重阐释困境的根源,并表示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四种经典范式日渐式微,新的研究议题已经拓展到了对媒介技术的关切、对劳动概念的拓展、时间与空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人的主体性及其实践。于此,她认为传播政治经济学范式转型的应是媒介化,媒介技术应当成为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核心,以解放其理论的创造力与阐释力。
李欣教授
评议人李欣教授表示以上研究都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方向各不相同,但应注重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的边界,以理论的视角回应现实问题。同时,具体现象与宏大理论间存在中间地带,故研究者需有问题意识,关注案例与理论间的嫁接问题。
文/李怡萱
图/李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