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上午9时30分,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建院二十周年学术系列讲座之十二、斯诺学术讲座第127期“融媒时代传媒艺术创作、传播与接受中的三个基本趋势”在线上成功举行。中国传媒大学副研究员、《现代传播》责任编辑刘俊副教授受邀担任此次讲座的主讲嘉宾,讲座由我院副院长杨致远副教授主持,黄玲书记及院内外师生近300人在线参与讲座。
本次讲座中,刘俊副教授基于数字时代与融媒时代的大背景,回溯了传媒艺术的发展历史,界定了传媒艺术的基本概念及特征,详细阐释了传媒艺术在创作、传播与接受过程中的三个基本趋势,并做出了对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介入传媒艺术的未来展望。
数字化生存已成为人们在数字时代的一种重要生存方式与依托,此次疫情期间,我们即处于现实生存空间被大面积关闭,在虚拟空间内体验获知、社交、发声的情境。这对媒介融合与数字时代的发展起到了间接的推动,也突出了传媒艺术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人类艺术可分为传统艺术与传媒艺术两个大的维度,刘俊副教授从历时与共时的双重动因分析了二者间的区别,界定了传媒艺术的概念。他认为应将传媒艺术视为一个艺术族群,其中包含了摄影、电影、广播电视、数字新媒体艺术等形式,这种整体性认知亦应体现在艺术元素、学科研究、影视教育等方面。
传媒艺术创造、传播、接收的过程中无不体现着艺术融合,并具备科技性、媒介性、大众参与性的特征。数字时代,传媒艺术的创造、传播与接收过程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与趋势。
逻辑重组是数字时代传媒艺术创作的重要特点。如短视频的创作,要注重二次创作和戏剧性,体现在内容与形式呈现的新颖上。结合受众的注意力限度低的实际情况,刘俊副教授认为传媒艺术创作需注重戏剧性的释放,打破传统叙事流程,将高潮前置,用激励事件“勾住”受众。
与传统媒体时代“人找信息”的境况不同,数字时代常出现人们有限的注意力与冗余信息相对的情境,由此,传媒艺术的传播已向渗透式的推送扩散。刘俊副教授格外强调了传媒艺术的传播的重要性,创作完成后,传媒艺术的工作才刚刚开始,这是获得好的传播效果的关键环节。
在接受方面,刘俊副教授表示近些年传媒艺术中出现了新与旧的文化碰撞。他列举了B站上火爆的一些传媒艺术作品,如《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表示这些作品虽然采用了旧的话题和元素,以传统文化为主题,但有效唤起了青年的接受。因此,在传媒艺术的创作中应注重提供专业性的材料,以帮助青年形成理性判断。
最后,刘俊副教授展望了传媒艺术的未来发展,认为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的介入将会对传媒艺术产生很大影响,希望同学们以开放的姿态面对未来。
讲解过后,刘俊教授就同学们提出的去中心化传播、短视频对于乡村文化的建设意义、融媒时代传媒艺术的创作门槛等问题进行了解答与互动。杨致远副教授对讲座加以总结,并对刘俊副教授的分享表示感谢。
(部分参会人员)
图/文 李怡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