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1日,我院屈亚婷副研究员与饶慧芸(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崔建新(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伊弟利斯·阿不都热苏勒和李文瑛(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胡兴军(新疆大学历史学院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金普军(陕西师范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杨益民(中国科学院大学考古学与人类学系)(共同通讯作者)合作的论文:《新疆青铜早期多种生物遗存的 C、N 稳定同位素分析》在《科学通报》期刊网络首发 https://doi.org/10.1360/TB-2023-1168
新疆青铜早期人类活动的季节性研究为探索农牧业经济的形成与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本文对新疆青铜早期小河墓地、北方墓地与铁板河下游发现的多种生物遗存(人牙和发,动 物毛、骨和角)进行了碳、氮稳定同位素(δ13C 和 δ15N)分析与加速器质谱 14C 测年。结果显示,小河墓地先民食物的δ15N值(7.7‰±1.3‰)位于植食性家畜(4.7‰±1.2‰)与肉食性伶鼬(11.5‰±1.3‰)之间,表明植物性食物在先民食谱中的重要地位,为青铜早期罗布泊地区农业的初步发展提供新证据;北方墓地人发较高的δ13C值(‒14.7‰±2.5‰)反映了小河文化人群向西扩张至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河流绿洲区域时黍作农业得到发展。羊角 (1942~1763 BC)与人发序列δ13C和δ15N值呈现明显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其年际与季节性 最大差异分别为1.7‰和3.4‰(羊角)与1.8‰和2.5‰(人发),先民与家畜的食谱可能存在不同农作物的季节性补给。伶鼬骨与毛δ13C和δ15N值的差异分别为2.0‰和1.6‰,主要与不同时期(或季节)个体食谱差异有关。结合新疆青铜至铁器时代不同遗址羊的δ13C和δ15N 值,羊灵活的摄食行为与多样化饲养方式使其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可能对新疆早期畜 牧业结构的形成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