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中国CTTI智库来源单位 |  陕西高校新型智库

基地规划

一. 建设目标

“十三五”期间,本基地将充分发挥自身研究特色和优势,将历史经验与现实对策研究相结合、历史与地理研究相结合、历史地理学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相结合、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相结合,以历史地理学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为基础,以西北地区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导向,着重历史地理学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的深度融合,紧密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学科前沿,特别是西北地区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和“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理论创新,进一步凝练主攻方向、突出研究特色、优化科研团队、促进学科交叉、产出标志性成果和培养高水平人才。
建设的具体目标是:
(1)利用学科交叉研究的优势,充分发挥历史地理学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长时间尺度和空间地域精准分析的特点,通过对历史时期及当代西北地区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性研究,多角度分析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对策及影响因素,以坚实的理论研究和丰富的实践案例分析为国家提供西北地区特殊的人文和自然环境条件下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历史经验和决策依据,使基地成为研究基础深厚、跨学科特征明显、本领域研究国内外著名的新型智库。
(2)以问题意识统领学术研究,产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丰富历史地理学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学科理论,推动历史地理学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学科发展,实现两个学科之间的深度融合。
(3)充分利用信息时代的科技手段,在已有的“历史景观遥感分析与GIS实验室”建设基础上,运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网络空间技术,结合基础研究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建设西北地区历史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信息技术平台,使基地成为本研究领域的全国学术交流和资料信息基地,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和学术研究提供服务。
 “十三五”期间,为完成以上学术目标,基地建设将遵循以下原则:
(1)聚焦国家急需:基地的科研工作将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总目标,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导,建设和谐文明的西部生态文明社会。以国家的需要为根本宗旨,努力以理论研究成果为国家特别是西北地区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服务。
(2)立足创新,提高质量:将学术与学科创新作为基地建设的根本原则,并落实于具体的研究工作和管理体制与机制改革的实践之中。以提高学术质量作为基地建设的基本要求,正确处理科研工作中数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强调研究成果的标志性和影响力,而不是以数量代替质量。
(3)增强能力:将学术创新能力、团队协调能力、联合攻关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国际合作能力以及内部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视为基地建设水平评估的重要标志。

二.重大任务

“十三五”期间基地建设的重大任务是:
(1)科学研究:紧密围绕“中国西北地区环境与发展研究”这一主攻方向,充分发挥研究院自身的学科交叉优势,集中优势力量,组建科研团队,进行联合攻关,提高科研成果水平,培育和产出2到3项有集中度、显示度和影响力的标志性研究成果,彰显和强化自身特色。
(2)人才培养:每年在历史地理、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专业招收学术性硕士研究生30人左右、博士研究生6人左右。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研究院成为相关学科和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地。积极与境内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合作,每年派出5名左右的研究生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进行为期三个月以上的学习,实现人才培养的国际化,争取更多的境内外联合培养机会,在人才培养国际化方向上做出新的探索与实践。
(3)咨政服务:“十三五”期间,基地将积极地以多种形式参与为国家和社会服务的实践。围绕政府重大战略需求,发挥自身优势,组建专门的对策研究机构和团队,提高对策研究的针对性和可行性,加强科研成果转化力度,进一步增强咨政服务能力,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4)队伍建设:加强队伍建设,引入多学科人才,优化研究人员的专业结构和知识结构,加强学术梯队建设和学术骨干培养,力争在“十三五”结束时基地专职科研人员数量达到30人左右,聘请境外兼职人员5人以上,建设一支高水平、国际化和跨学科的学术团队。改革现行的驻所研究制度,吸引更多的校内外高水平研究人员和青年学者参与基地的研究工作。在资源共享、聘用机制、成果署名、科研激励等方面完善现行的管理办法,努力将基地真正建设为全国性学术平台。
(5)资料与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实验室、数据库和网站建设、办好学术刊物。
资料信息库建设:加强历史景观遥感分析与GIS实验室的建设工作,将实验室建设、图书资料建设和数据库建设结合起来,围绕基地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丝绸之路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研究和基地“十三五”规划重大课题研究等基础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建设西北地区历史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信息技术平台,建立系统、全面、权威的专题数据库,使基地成为本研究领域的全国学术交流和资料信息基地。
网站建设:对现有的“河山网”主页进行整合,扩大英文网站的海外影响力,使之成为科研信息发布和数字化资源的共享与开放平台,推动基地的国际化发展进程。
学术刊物:进一步提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办刊水平,创新办刊思路,增强其对于中国历史地理学学科发展的引领作用。创办面向中国西北地区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理论和对策研究的连续出版物,搭建本领域高质量的学术探讨和实践研究的平台,发挥基地在本领域的学术辐射作用。

三.科研项目规划

“十三五”期间,基地将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和学科前沿发展趋势为指向,充分发挥自身的学科交叉研究特色和优势,整合科研队伍,凝练研究方向,明确工作任务,突出研究特色,加强学术创新。经基地专兼职研究人员认真研讨,并经学术委员会讨论和学校审定,确定基地“十三五”期间科研主攻方向为“中国西北地区环境与发展研究”。

3.1本主攻方向的意义与价值

西北地区位于我国内陆,总面积约310万平方千米,居住着汉、维吾尔、蒙古、回、哈萨克、土族等民族共1.0090亿人口。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土地面积虽然广大,但多山原、少平地,干旱少雨,水资源贫乏,土壤沙化和荒漠化严重,森林和植被覆盖率低。作为国家的西北边陲,本地区有着漫长的边境线、大量的少数民族、严重的贫困、严酷的自然环境等等突出的问题。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必须严格并优先保护,才能确保国家生态屏障安全;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西北地区经济必须加快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惠及民生,提高西北地区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让西北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才能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既定目标。因此,如何平衡解决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既保证西北地区生态安全,同时又能实现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摆在理论界和实践部门面前的一大难题。不同学科的研究者对此重视已久,相关研究成果丰硕,但由于缺少学科之间的深度联系和沟通,研究结论往往不一,意见纷纭,旧的问题尚未找到解决之道,新的问题不断出现。我们认为,西北地区虽然生态环境脆弱,但人类在此活动历史悠久,连绵不绝,且今天正以史无前例的规模实践着开发活动,人类社会是如何利用和改造这一特有的生态环境的,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又是如何影响和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这些问题都需要从长时段、多侧面进行观察才能有全面深刻的认识。因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历史地理学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长时间尺度和空间地域精准分析的特色和优势,系统发掘和总结历史时期以来西北地区特有自然和人文环境下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和路径,提炼出来自中国西北地区的发展经验,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3.2 研究研究目标和内容

本主攻方向以“环境”和“发展”为主题,从区域的、历史的、动态演进的视角来看待和理解西北不同区域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力图展示人与自然的互动,努力揭示在这一互动过程中先辈在不同区域环境中争取生存和发展时所展现的智慧和经验,以及人的短视、无知与协调失败引起的自然的“惩罚”所带来的深刻教训,通过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在科学、具体分析西北地区各区域环境特点的基础上,探索西北地区环境对发展的约束和发展路径。为此,本主攻方向将围绕西北开发史上的经验与教训、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方式、西北地区灾害环境与城乡发展、西北地区的生态安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西北地区农村金融5个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急需解决的关键性而过去研究尚不充分的问题展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