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艺苑撷英

走进《雪山大地》 品读百味人生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15日 11:48  点击:

休息时,我从手机短视频获悉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已出。出于好奇,我很想知道都有哪些作品获奖。惊喜的是,居住青岛的作家杨志军携其作品《雪山大地》荣获本届茅奖。于是,我立刻搜索杨志军的个人简介和相关作品,得知他是青岛市作协副主席。因为青岛作协这一特殊关系,我果断下单买书,开始了品读《雪山大地》的过程。
  好的小说,会让有不同追求的读者,带着有不同期望值的心灵,游走于作者的文字里,慢慢得到满足和滋养,甚至超出期望值。我自诩读了很多书,对大家名著经典小说也广泛涉猎。总结以往的经验,我对长篇小说的期待就是:故事要精彩,人物要生动,知识要渊博,语言要生动,意境要深刻,境界要高瞻……《雪山大地》通篇满足我的众多期望,甚至超出了预期,让我备受教育。
  共计58.6万字、17章节的长篇小说《雪山大地》,讲述了强巴父亲、角巴爷爷、苗医生妈妈等一众人,从强巴父亲在草原上生活和工作开始,到与牧人兄弟肝胆相照、共同面对生机和危机等顺境与逆境,成为牧区藏族汉族一家人,荣辱与共的人生历程。阳光乐观的主人公们,在信仰和信心的引领下,遵循敬畏自然、感恩馈赠的生命智慧,书写出跨越藏汉两族三代人扎根草原、生别离山、新城奋斗的生命轨迹。
  小说的故事结构,反映了时代的发展变迁。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从草原公社到分配牧区,从过度放牧到探索生态恢复,从牧民的目不识丁到重视教育普及,从尝到经济甜头到开发牧区新城,从疾病无治生死离别到建设并完善医疗救治等。因为有雪山大地,才有了生命奇迹的存在。因为有好人有智慧,困难才能克服。因为有大爱,自然破坏才能被修复。这些人,是守护者,是开拓者,亦是传承者。
  在跌宕起伏的故事中,我的心情千回百转。父亲强巴先是从科级干部蹲点,建立了与牧民共患难的兄弟亲情。后来他又担任校长从零干起,实现了牧民对教育认识的根本扭转。从锒铛入狱到出狱,再到为了糊口投身经济,再到平反后担任州副书记,却又经历了草原草种的培育失败的种种痛苦反思之后,他更加意识到自身的责任担当,最终通过顽强拼搏实现了草原的生态恢复和牧区人民城市生活的改善。
  在故事发展中,我感悟着生命的脉搏跳动。我为草原的美陶醉着,为父亲的厚道共情着,为角巴的智慧开心着,为母亲的染病难过着,为日尕成为无人区头马激动着,也为老才让的从坏到好而生气和释然着,为年轻一代因教育更出息开心着,更为他们能传承事业热爱草原而欣慰着。
  这部小说最打动我的是强巴父亲的个人魅力。父亲踏实扎根于草原,他致力于牧区的发展,自觉融入牧区的勇气担当和智慧输出。父亲的厚道,体现于感赛毛救命之恩,回馈于医治聋哑的才让、供养他长大成才;父亲的才华,体现在学牧人做牧人,既好学能干,且敢作敢当。
  其次打动我的是多次转变角色的角巴。他从部落的世袭头人,转变为相信共产党的公社主任。角巴在牧民心中的影响力和地位无可替代。事实证明,草原上的多次危机,都是在角巴的行动力下得以实现转机。他的信仰力量、预见能力、拿得起放得下的魄力,以及善良和智慧,是千万藏族兄弟的缩影。
  小说语言之流畅,让我非常享受。通过行云流水的景色描写,我仿佛看到了草原的四季变换。“正是夏花盛放的季节,蕊红瓣白的点地梅左一片右一摊,像铺满了不规则的花地毯。一簇簇的红景天升起来,绿的花苞、红的花蕾、白的花瓣,恣意地烂漫着,不时地阻断着路,让人不得不绕来绕去。”对于住在海边的人来说,藏区牧区的自然风情定是吸引人的,让人无限遐想。
  在朗朗上口的藏歌中,我感受到了情感的淋漓酣畅。能歌善舞的藏族朋友们,用歌声温暖了父亲强巴,“在我梦里的高山上,过着吉祥新年。在我眼前的帐房里,是亲人的笑脸”。慢慢融入牧民生活的父亲也能陶然欲醉地歌唱,“雪山,再融化成水的时候,迎来了斯巴乔贝拉格尔,她是开天辟地的造化神”。牧民的喜怒哀乐,张口即来一蹴而就。藏歌是本书表达情感的点睛之笔,尤其是在唱歌最好听的梅朵口中。当她把歌声送给妈妈苗医生时,“白闪闪的妈妈、黑玛瑙的妈妈、杜鹃花的阿妈、清冽冽的阿妈,你的温暖芳香是世上没有的。”她的歌声让人陶醉,情不自已。
  我想,杨志军老师在40年的青海生活中,作为牧区的娃,养成一份热爱故土的深情,这是《雪山大地》的血脉基础和感情积淀。我从中感受到乐观积极的信仰能量,正能量满满,让我心情激荡。作品反映了作者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以及对国家的热爱,对故土的赤诚,对人民的赞颂。
  读完此书,我真不想立即把它放回书架,进入下一部书。我想把它放在触手可及的位置,随时可取可读。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就像与恋人刚刚分开,满脑子竟又还是“他”。我意犹未尽,期待跟它频频见面,再看一看书中的父亲、母亲、角巴等,再回味一下书中的草原以及所有守护着草原的人,再想念下草原上的羊群、马群、藏獒、狼群等。
  就让我平复下激动的心情,抽个空闲时间,启动第二遍。杨志军老师的《雪山大地》,值得一读再读。作者:张建英

 


相关新闻
 

网络新闻投稿邮箱: netnews@sdust.edu.cn
山东科技大学新闻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