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博士生刘晓敏捐赠30000元国家奖学金的善举引起了师生们的广泛关注和赞誉。
刘晓敏,女,中共党员,果树学专业2021级博士研究生,荣获2021和2024年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陕西省2021届“优秀毕业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十佳毕业生”“优秀大学生”“优秀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获得者。
从科研启蒙到学术坚守:她连续3次选择园艺
2017年,刘晓敏第一次选择了园艺学院。她报名参加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夏令营活动,开营仪式上马锋旺教授“苹果就像我的孩子一样”,一句朴实但真诚的话语坚定了她从事果树学的信念。期间,她参观了实验室、园艺场、杨凌现代农业创新园以及试验站等,“小城虽小,大学却很大”是她内心真实的感受。
夏令营结束后,她毅然报考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果树学专业,这是第二次选择园艺学院。自硕士入学以来,刘晓敏便在学术道路上刻苦钻研。“把国奖当做我的目标,这条路很艰难,但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好结果”她如是说。2021年,她凭借优异的成绩和出色的科研成果荣获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这份荣誉不仅是对她个人学术能力的高度认可,更是坚定学术道路的一个重要节点,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这也是她萌生捐赠想法的一个重要原因。
2021年刘晓敏作为优秀毕业研究生代表在学校毕业典礼发言。“园艺专业真的很美好!”她讲述了研究生三年的校园生活和成长故事,激励更多的学农人坚定专业自信。同年她申请继续在苹果抗逆与品质改良创新团队攻读博士学位,这是她第三次选择园艺学院,这一次更多的是科研的信念和坚守。因为良好的科研习惯、扎实的科研基础、奋进的创新思维,博士期间她能从容应对各种难题,一路稳步前行。
“学校深厚的学术底蕴和优越的科研环境为我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园艺学院的人文关怀和浓厚的学术氛围为我的科研之路注入了无尽的动力和支持,导师的悉心指导为我的科研旅程保驾护航。”这是刘晓敏连续三次选择在园艺学院的理由。
从潜心科研到全面发展:她连续7年追求进步
无数个夜晚,当整座校园都渐渐陷入沉睡,科研楼实验室的灯却依旧亮着。“我们常常忙到晚上十一点多快十二点,才拖着疲惫却又充实的身躯离开实验室。”回想研究生生活,这个是最真实的记忆。因为深知农业科研的艰辛,所以更要规划时间,提高效率,更要对标榜样,不断进步。
“在马锋旺教授和李超教授的指导下,7年研究生时光,我共以第一作者发表SCI/ESCI论文9篇,合作参与发表SCI论文13篇,我也希望自己可以传承匠心精神,选育出像‘秦脆’一样助力黄土高原地区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苹果新品种。”因为信念坚定,所以不畏艰难。在导师和团队科学家精神的鼓舞下,她敢于创新,敢于挑战,攻克了科研难关,成为了别人学习的榜样。
她不仅学业上精益求精,在社会公益上挺膺担当,更注重全面发展,作为一名学生党员,她曾在山西省临汾市西昌村西昌中学支教半年,怀揣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也是她捐赠奖学金的其中一个原因,希望以自身力量回馈社会,助力更多学子成长。
她先后参加了陕西省“体彩杯”羽毛球混合团体赛、第十五届博言杯英语演讲比赛、第十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多次以学生代表身份在学术论坛、学术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等发言,她将她的故事和心得讲给更多的人,激励着青年学子在追求知识与品德修养的道路上不断奋进,努力成为更优秀、更具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全面发展的人才。
从科研深耕到爱心回馈:她毅然捐赠奖学金
“在一次学生座谈会上,我听闻学院本科生第一志愿率不高,我再次萌生了给本科生捐赠奖学金想法,我希望更多的学子可以了解园艺,热爱园艺,追求卓越,薪火相传,因为园艺专业大有可为。”2024年,国家资助政策在精准度与覆盖面等方面持续优化,进一步向更多优秀学子倾斜之际,刘晓敏以博士生身份再次荣获研究生奖学金,她的第一反应是“我想把3万元捐赠出来”。
1月7日下午,园艺学院举办“精园卓艺”奖学金首次捐赠仪式,学院党委书记李国龙代表学院接受刘晓敏捐赠。“精园卓艺”奖学金将精准聚焦特定学生群体,激励广大学子在学业上奋勇攀登,培育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人才。
“刘晓敏是一位品学兼优且全面发展的学生,她在学术上专注和勤奋,在生活中真诚和友善,这次捐赠行为更是彰显了她的大爱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这不仅是个人高尚品德的体现,也为整个校园树立了正能量的榜样,相信会带动更多同学懂得感恩,追求卓越,不断进步。”导师李超教授在捐赠仪式上对刘晓敏给予了高度评价。
参加捐赠仪式的同学们均是果树逆境生物学团队的学生,大家由衷地感叹这一行为的非凡意义,它不仅仅是一笔资金的传递,更是一种精神火炬的交接。2023级果树学硕士研究生肖丹表示:“晓敏学姐用自己的行动为我们诠释了知识的价值不止于个人的成就,更在于对周围人的扶持与带动。这份奖学金,承载着她的奋斗历程与殷切期望,激励着我们在学术的道路上更加坚定地走下去。”
编辑:张晴
终审:李筱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