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用科技擦亮药乡的金字招牌

俗话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2024年12月26日,冬至后的第五天,天气愈加寒冷,我校“中药材规范化栽培技术与质量评价中心”主任、化学与药学院马亚团副教授就赶赴陕西合阳,他最担心的不是冻掉耳朵,而是冻坏种苗。一个月前他寄给合阳县和家庄镇七一村中药材种植户雷双全的2亩丹参新品种种苗不知道怎么样,而这些苗子将在来年开春首次试种,寄托着整个团队的梦想。

合阳是学校定点帮扶县,是陕西省知名药乡,也是学校中药材专家团队牵挂的对象。

药乡的盛与

合阳县副县长张瑞超(左三)在和家庄镇中药材产业服务中心与我校专家及经营户交谈.jpg
合阳县副县长张瑞超(左三)在和家庄镇中药材产业服务中心与我校专家及经营户交谈

合阳县古称“莘国”,是商朝开国元勋、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伊尹故里,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有史料记载,早在夏末商初,伊尹便将多种药材放入陶罐内加水煎煮制成汤液。

合阳县气候类型属暖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季风气候,光热资源丰富,降水偏少,干湿季分明,气候多变。特殊的自然条件孕育出了特别的中药材。远志是合阳中药代表,《本草经》记载此药作用在于“强志倍力,久服轻身不老”,列其为药中上品,合阳远志名闻天下,被人誉为“合志”。

《合阳县志》记载,县东黄河川道的沟凸之地,唐代即为遣使采药据点。古有“渠西八景有药王”“宫廷采药用麻黄”等民间传说,每年4月8日的罗山寺庙会就是远近闻名的“中药材交易会”。明清时期从事药材贸易的商号很多,在陕西关中一带享有盛誉。1991年,合阳地区还被国家确定为“西北地区民间中药材商品流通中的重要城镇和中药材购销辐射中心”。

位于合阳县城西南15公里处的和家庄镇是合阳县的中药材重镇,2017年,多年在外经商的刘孝宗带着雄厚资金回到家乡,成立了秦龙中药材专业合作社,想在中药材产业上再有所作为,“从小就跟着大人挖药材,种药材没啥难的”。他们听说哪里的中药品质好,就去搞一点苗子种到自家地里,一亩地用多少苗、用多少肥全凭老经验,折腾的结果是收获的药材只能卖出“白菜价”。

刘孝宗的经历其实是整个合阳中药材产业进入困境的缩影。尽管合阳中药材产业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地方政府也给与政策上的大力扶持,但中药材产业发展之路却越来越坎坷。

是中药材产业规模小市场竞争力低?是加工条件差?是信息闭塞?刘孝宗在思考,当地政府也在思考。

“和家庄镇中药材种植技术落后、品种良莠不齐,市场销售渠道也不畅。”2018年,马亚团首次来到和家庄镇帮扶,经过调研找到了症结。最让他难忘的是2019年与刘孝宗的一场“药材种植比拼”:“我们用同样的种苗,种在他的地旁边,结果我们种的苗子比他们的早出苗半个月,后续产量也高出不少。”

在中药材界,有一个专用术语叫道地药材,即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产在特定地域、与其他地区所产同种中药材相比品质和疗效更好,且质量稳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中药材。马亚团介绍,合阳尽管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但中药材产业却长期“靠天吃饭”,以老传统种植,这极大影响了道地药材的质量。

为道地中药材开出“科技方”

化药学院副院长张红亮与马亚团副教授同和家庄镇中药材产业服务中心负责人杨群在探讨黄芩高品质种植管理.jpg
化药学院副院长张红亮与马亚团副教授同和家庄镇中药材产业服务中心负责人杨群在探讨黄芩高品质种植管理

针对发现的症结,马亚团带领团队经过深入分析,为合阳中药材种植开出了针对性的“科技良方”:起高垄,铺地膜,实施水肥一体化的精细化种植,并在和家庄的多地进行示范推广。

得益于这不一样的种植举措,秦龙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的中药材种植面积已经从不到200亩扩大至5000多亩,整个合阳中药材种植呈现出新气象。

2021年,和家庄镇成立了中药材产业服务中心,从“药都”河北安国来中心创业的杨群,将收购、检测、初加工等环节集于一体,形成了中药材产业链的闭环。

“有西农专家团队的保驾护航,我有信心能够做得更好,走得更长远。”杨群表示,近年来,在学校专家的科技帮扶下,和家庄镇种植的中药材品种不断优化,产量和品质都得到了提升。

2022年,和家庄镇依托学校对接帮扶的契机,聘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康振生以及高锦明、王渭玲、张继文、马亚团等多位专家,建立合阳县远志专家工作站。

专家工作站的建立,让合阳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科技力量进一步增强,马亚团带领团队深入合阳,结合当地主栽的黄芩、远志、柴胡等中药材品种,就新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推进与实施、药材质量控制及产品研发等方面,为种植户开展科技培训。为了方便农户学习,他们还将相关资料精心编纂成口袋书。

在学校专家团队的精心指导下,和家庄镇的中药材种植实现了从“草里找药”到“药里挑优”的华丽转身,并逐步发展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2023年,根条肥大、皮细肉厚、色泽黄白、气味特殊、质优道地的合阳远志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一见到马亚团就请教的刘孝宗,如今已成为合阳中药材协会负责人。他说:“马教授对我们的帮助太大了,他教我们科学的种植方法,与之前相比,黄芩的亩产增加了200公斤。”

“马教授就是我们药农的守护神!”七一村的种植大户曹占刚加了马亚团的微信,他告诉马亚团:“去年药材卖了40多万元,好嘚太!明年计划换一辆新汽车。”

近年来,合阳县中药材种植面积已扩展至6万亩,其中和家庄镇就有5万亩。副镇长杨首说:“相信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持续对接帮扶下,我们的中药材产业将在种植质量、加工水平及联动机制等方面得到进一步完善,真正让中药材产业成为我们富农强镇的金牌产业。”

从源头上持续发力

马亚团副教授(中)在和家庄镇七一村黄芩田里与种植户雷双全(左)和曹占刚交流.jpg
马亚团副教授(中)在和家庄镇七一村黄芩田里与种植户雷双全(左)和曹占刚交流

岁末年初,马亚团所挂念的丹参新品种种苗是他和团队为合阳中药材在种植结构更新上所谋划的一场革命。

丹参根茎入药,味苦微寒。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之功效。作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药材,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和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上升,其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种子被誉为农业的‘芯片’,而提供高品质的良种则是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马亚团介绍,寄给雷双全的丹参新品种“秦丹一号”,目前已通过初审,凝聚了团队师生七年的辛勤努力。这一品种只有一年生长期,不仅可以作为林下经济作物套种,还能有效改变和家庄镇中药材主栽品种均为三年生的结构单一问题。

得知丹参种苗已经被雷双全像“宝贝”一样放入地窖中保护起来,马亚团悬着的心彻底放下了。“有马老师指导,我们就吃了定心丸!”在雷双全、曹占刚看来,学校的专家团队带来了药材良种、科学的种植技术和最新的市场信息,更重要的是树立了品牌意识,大家种药的信心增强了。

作为农业农村部中药材专家指导组成员的马亚团老师团队有30余名师生,他们是化学与药学院中药材科技队伍的重要力量。近年来,该学院针对药材活性物质积极开展良种选育研究,在西北多地建立了丹参、连翘、贝母、黄芪、艾草等多个药材试验示范基地,集成推广太白贝母种子繁殖、甘肃党参驯化种植、艾种质资源特性与良种选育等技术,“陕西省道地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获得陕西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一等奖。除了中药种植,学院还在药物全产业链方面进行布局,其中李文利教授团队在植物提取和生物合成方面取得了一些创新性成果。

为推动中药材高水平创新团队的建设,学校精心规划有组织科研,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促进科技创新。学校安康中药材试验示范站在优良品种选育、规范化生产技术构建、质量控制、系列产品研发、次生代谢调控及溯源体系建立等多个方面不断取得新成绩,特别是董娟娥教授团队选育的金银花新品种“秦花6号”,成为群众的致富花、幸福花,也成为我校中药材创新团队以科技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实践中的代表。

“学校将不断深化与合阳县的校地合作机制,挖掘乡村土特产资源,在源头上持续发力,推动中药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高质量完成定点帮扶合阳县的各项工作任务。”副校长刘天军表示,未来学校还将积极探索中药材产业发展新路径,因地制宜地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引领西北地区的中药材产业向着更高品质、更高层次的目标不断攀升,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编辑:王学锋

终审:李筱英